20年前,我大學剛畢業時,去閩南的鄉下義診,現在來說就相當於實習,當時治療耳鳴時,赤腳中醫告訴我:治療耳鳴,只用3味藥就可以了,分別是白朮15克,澤瀉30克,石菖蒲15克。當時的赤腳醫生都知道,但那時有點瞧不起赤腳醫生,畢竟學校裡面的教授都說,耳鳴是一種特別難治的病,你一個鄉下的土郎中,憑什麼說只用3味藥就能治好呢?所以並沒有放在心上。


轉眼間10年過去了,一次在臨床上,遇到了一位3年的耳鳴患者,耳朵裡面嗡嗡響,好像有一台機器轟鳴,試了很多種辦法,但是效果都不太好,後來我突然想起鄉下那個郎中的方子。結合這個患者的具體情況,我還為他加了兩味藥:

1,補骨脂,因為患者面色無華,說明他腎不太好。


2,王不留行,患者說他失常感覺胸悶心慌,這說明氣機不暢。


所以最後給他的方子是:白朮,澤瀉,石菖蒲,補骨脂,王不留行。


沒想到,剛喝了半個多月,耳朵裡面的聲音就減小了,我調整了藥量,讓他繼續用,後來情況越來越好。


又過了很長時間,我終於明白了那位前輩的用意,其實,他是從健脾的角度出發,去治療耳鳴的,有人問,為什麼要健脾?


因為頭面部的孔竅最需要清陽之氣,清陽上不來,或者濁陰下不去都不行。


濁陰是什麼?就是一些痰濕水飲,如果耳朵里有痰濕,它就會和耳道碰撞,發出聲音,這就是耳鳴。


在這個方子中,先有白朮、澤瀉,白朮守住中焦,既能健脾,又能除濕;澤瀉在下焦,引水下行,使水氣不上逆,它們兩個是絕配,還有一個石菖蒲,它是一味開竅藥,耳竅也屬於九竅之一,加上它之後就能錦上添花。

最後,我還針對這位患者加了補骨脂和王不留行,補骨脂入腎,把腎氣收納固住,腎氣補上來了,耳朵的問題就會慢慢消退,而王不留行善於通行,走而不守,行而不駐,通過疏通耳竅,疏通氣機來達到調理耳聾耳鳴的目的。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經歷了這件事,我明白了:人不可無傲骨,但是不可有傲氣,在中醫這條路上,不能小瞧任何人。

注意:以上僅供參考,請在醫師的指導下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