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曉敏 通訊員 朱之韻

7月7日~9日,第六屆華中心血管病大會在鄭州順利召開。

來自國內外眾多知名心血管領域專家齊聚一堂,共話心事,共同探討心血管診療領域最前沿成果,為構築健康中國」心「健康助力。

迄今為止,華中心血管病大會已連續成功舉辦六屆,大會的規模、質量、效果和影響不斷提升,已形成具有華中阜外特色的品牌學術會議。

為期三天的會議,帶來十足驚喜。

第六屆華中心血管病大會繼續將目光聚焦在心血管診療領域的各個專業,邀請名醫名家高能輸出,打造心血管領域的標杆會議。

話題前沿,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黨委書記、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黨委書記、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總院長鄭哲教授剖析《心外科的發展:從傳統到微創到融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張健教授帶來《心源性休克的診治和輔助裝置應用》;美國密西根大學Francis Dominic Pagani教授講解《機械循環輔助項目建設: 來自美國的思考》;廣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程學院執行院長張文生教授分析了《大數據時代人工智慧醫學應用的思考與探索》;德國 Koblenz 醫學中心餘江濤教授分享了《夢想與現實:左心耳封堵》。

各個分論壇也是好料十足。

「結構性心臟病論壇」上潘湘斌教授、張戈軍教授、劉煜昊主任等專家從瓣膜介入治療新進展、球擴瓣產品設計特點及臨床實踐、TAVR圍手術期併發症的識別與預防等最前沿問題展開熱烈討論。

「心臟重症論壇」上,高傳玉教授、沈玉祥教授、李曉東教授、李白翎教授等眾多專家分享了自己的臨床研究成果,為重症患者的治療提供思路。

在「成人心血管外科論壇」上,程兆雲教授、錢向陽教授、王現強教授、黃潔教授、劉盛教授、趙子牛主任、張國報主任等專家,不僅帶來了心臟移植、人工心臟領域的最新進展,還圍繞主動脈、二尖瓣等問題切磋技藝。

在「先心病治療介入無植入論壇」上,范太兵教授、沈捷教授、王星燁教授等專家,帶來了「介入無植入」理念,詳細介紹了先心病領域的前沿技術。

再生醫學的研究目標是使人類損傷的組織或器官恢復完好的結構與功能。在心血管病領域,再生醫學顯示出廣泛的應用前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開設心血管再生醫學論壇的意義非常深遠。

鄭哲教授擔任論壇主席的「心血管再生醫學論壇」特別引人矚目。論壇上,專家們在鄭哲書記的帶領下,對具有可塑性的內皮細胞促進房顫心房結構重構、遺傳性心臟病的基因編輯治療研究、空間轉錄組探尋心臟器官級別保護策略等話題,展開深入研討和交流。

醫學的進步離不開科研的發展。「心血管病臨床研究論壇」偏重科研理論。論壇主席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國家心血管病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華中分中心負責人張偉麗教授與專家們從宏觀和微觀的視角對臨床研究的問題提出思考。

「上醫治未病」,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流行病研究部主任魯向鋒教授任主席的「預防心臟病論壇」上,以心臟病的流行病學為基礎,對心臟病的風險診斷、風險增強因素等內容進行討論,專家們的新穎觀點贏得與會者的高度認可和讚譽。

在「生活方式醫學落地中國——推廣與培訓論壇」上,論壇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健康生活方式醫學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臟康復中心主任、國家心血管病中心華中分中心健康生活方式醫學中心負責人馮雪教授等專家,從生活中的細節入手,推廣健康生活方式,分享了很多醫學教學經驗,旨在健康中國戰略下推進生活方式醫學發展。

院長論壇,集思廣益謀發展

「大政方針,高瞻院矚」院長會是這幾年C4大會的保留節目。今年的主題為「績效考核助力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現階段衛生健康工作的主題詞。實施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是黨中央、國務院重大的決策部署,是檢驗公立醫院改革發展成效的重要標誌。對進一步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快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通過績效考核,可發現醫院的短板,在醫療質量、運行效率、持續發展、患者和醫務人員滿意度等維度上,可以發現哪些存在的問題,從而進一步改進工作。

本屆院長論壇,召集全國數十位各市縣醫院院長,圍繞「績效考核」,討論醫院管理、醫療服務、醫保制度改革等問題與解決之道進行探討。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高傳玉教授主持本次院長論壇。

論壇上,各位院長各抒己見,分享自己的管理經驗,交流績效考核的做法和經驗,探討在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如何充分發揮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這個指揮棒的作用。引導全國二級、三級公立醫院有效提升管理能力、醫療的服務水平,推動實現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保障廣大患者健康權益。

形式多樣,青年醫師比拼技能促成長

開展健康科普活動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內在要求,醫學科普更是強化國民健康理念、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實現「健康中國」這一偉大戰略目標的關鍵途徑之一。

7月7日,2023 C4 第六屆華中心血管病大會「心」時代健康科普能力大賽決賽如期舉行。

23支參賽隊伍立足慢病健康管理與大健康產業領域,重點圍繞「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與健康管理、改善生活方式」等主題展示。各顯神通,各具特色,作品既有專業性,更具通俗性;既有知識性,還有趣味性,真正把健康科普講到老百姓心裡去。

心電圖是臨床診斷過程中很重要的環節。為全面提高臨床醫師心電圖識圖水平和分析判斷能力,進而提高臨床醫師對疾病和治療能力,2023年度·河南省「心動中國·穩心杯」心電圖識圖大賽於7月7日順利舉行。

大賽分為初賽、決賽兩個階段。選手圍繞心電圖的判別、識讀、臨床診治等方面進行比拼。2023年度·河南省「心動中國·穩心杯」心電圖識圖大賽為各級醫生搭建了一個心電圖與臨床診斷的學習平台,青年醫師通過比賽,提高他們對心電圖知識的掌握,這對疾病的診斷以及臨床治療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ECMO逐漸被大眾認知,對區域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起到重要支持。體外生命支持會場於7月7日~8日進行了為其2天的「ECMO操作規範培訓班」,培訓班邀請國內體外循環及高級生命支持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做專題報告及經驗分享,就體外循環及高級生命支持新理論、新策略、新技術及相關研究成果進行交流和研討。

分享分為上下兩個半場,分別圍繞ECMO理論基礎課、臨床與實踐的內容進行教學授課。實踐操作課程分為ECMO超市技能培訓工作坊、ECMO模擬人臨床場景再現、臨床技能培訓、高級生命支持移動ICU建設與院外ECPR實踐演練四個模塊,四個模塊同時進行。參會學員在實踐中進一步參悟理論知識,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通過ECMO培訓班,讓更多的重症學科醫護人員深入了解和運用體外生命支持系統,正確的把體外生命支持技術應用到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