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三兩半」治療腰肌勞損


古方「三兩半」是吳江市衛生局中醫藥顧問、退休老中醫馬雲翔先生(原南京軍區總醫院主治醫師)13年前在一次中醫學術年會上介紹的臨床經驗方。筆者在臨床上用來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腰肌勞損,不下數千例病員,屢屢獲效。為此介紹給同仁。

1、方劑組成和用法


「三兩半」組成:潞黨參、炙黃芪各1兩(約30g)全當歸、制狗脊、懷牛膝各半兩(約15g)。每帖共計三兩半(相當於105g)。先用黃酒2兩倒入中藥內浸泡1小時後,再放水煎煮。用黃酒浸泡的意義是:黃酒作為藥引有通絡行經、活血溫陽的作用。同時黃酒中的乙醇能將中藥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而發揮藥力。


2、藥理分析


潞黨參鼓舞氣血,健脾生津,安神益智。炙黃芪補氣固表,利尿托瘡,提膿生肌。全當歸補血活血,潤燥滑腸,長肌肉。制狗脊溫養肝腎,通調百脈,強腰膝,堅脊骨。


懷牛膝補益肝腎,能引諸藥下行治腰膝骨痛、足痿。諸藥合用具有益氣固表,補血活血,強筋壯骨,通經生肌的功效。故能治療腰肌腫脹,拘攣抽搐,寒冷疼痛,神疲乏力,下肢痿軟,夜半後加劇,翻身不能,不堪安寢等等勞損證候。



3、病機分析


因氣血不足,則氣血運行不暢,見腰冷或酸痛,骨軟乏力。氣血虛衰以致對經脈筋肉、皮膚的濡養作用減弱,從而產生肢體的運動或感覺失常。肝為藏血之髒,肝血虛虧,不能濡養筋脈,則肢麻不仁,關節不利。腰為腎之府,腎主骨。腎陽腎氣虛弱,腎精不充,則不能溫煦滋養腰膝。絕大多數腰肌勞損病員,都有氣血不足,肝腎虛虧的臨床表現。


4、討論


臨床上收治的腰肌勞損病例中,約有五分之四是女性。大多是肥胖、氣虛的婦女。好發年齡是21歲至46歲。或生育後過早起床勞動,或生育過多,或家務和農活勞累,或長期從事彎腰、蹲坐的體力勞動。對這些病員初診一般用五帖「三兩半」服後即能痊癒。


為了加強療效,囑其回家平臥硬板床,腰部墊一小枕(約15cm寬,中間高約6cm,兩側低,呈弧形,長約40cm的軟枕墊於腰帶上方,1至5腰椎棘突間)。這樣可以保持腰的正常生理弧度,亦可鬆弛白天勞累的腰部肌肉,解除疼痛,放鬆肌痙攣。臨床上僅少數病員複診或怕復發而要求加服。當然也有些服藥無效的病員,究其原因常見:①服藥期間不能完全休息。②有併發症。如腰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症(骨質增生、骨質疏鬆症)、風濕、類風濕性脊柱炎等等。本方對產後腰肌勞損的婦女療效尤佳。


5、病例介紹


沈鳳珍,女,22歲,浙江省嘉善縣丁柵鄉聯2村農民,在絲廠上班工作,1990年8月16日初診。主訴,腰痛已4年。腰肌緊張,壓痛明顯,稍有腫。予5帖「三兩半」內服後好轉,因怕復發於9月3日複診,症狀已緩解腰肌無壓痛。夜臥已不再酸痛。囑再服7帖。隨訪至今未發。

摘自《光明中醫》1999年第5期。轉自中醫書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