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好戲終有落幕的時刻,一首優美的旋律也有最後音符的結束,休止符讓你結束了視覺與聽覺的享受。但賽鴿永遠沒有休止符。

回顧我30多年的舞台音樂工作,今日正式宣布告別樂壇,投身嚮往熱衷的養鴿行列,在能力許可之下盡全力服務鴿友,不及之處,尚懇請多支持指教!

一首歷久不衰、不朽的經典名曲,歸功於創作者的才華與全體工作人員的配合,同樣的音符,不同的創作就有不同的成就,你就是創作者,由你決定如何來取材。

取材的認識

賽鴿的定義是由鴿子對抗競翔,比耐力、比速度、比智慧,所以一羽賽鴿失去了這些條件就如同一羽肉鴿之材罷了,相對地,發掘一羽優質賽鴿也就困難重重多了。

我曾想過,如果將此問題先簡單化,假如沒有競翔能力不就等於零嗎?因此我花了一些時間去仔細觀察失格的參賽鴿,發覺賽鴿的個共同點是體型架構不良、身材比例與羽翼搭配不佳,分析的結果顯示愈差的比例和搭配,愈容易先遭到淘汰的惡運。

所以我們在挑選種鴿條件時,最首要的是能選出飛翔能力強的種鴿,這就是我們在飛翔條件的取材。如果說賽鴿體型如同一羽斑鳩,尾長而羽翼短,能飛得好嗎?又如同雞的肉粽身,體肥而羽短能飛得好嗎?

不要被血統迷惑而忽視了應有的條件。

先天體質和體能健康,也是我們重視的條件之一。弱質鴿不宜當種鴿與參賽鴿,我曾養過一羽17歲的老鴿,一直到它腳跛了我才放棄。

它在17歲當年,食慾和健康如同年輕壯鴿一般,是一羽血統優良而捨不得放棄的種鴿,育出的參賽鴿在私訓表現極佳,卻因後繼無力而被淘汰,並非它不良,而是體力不佳。

我也曾有此經驗,也看到好多好鴿,可惜美中不足,英雄無用武之地,只要是競賽基本上就得要有體力,所以要謹慎地選擇體能極佳的鴿子;

體質好的鴿子,飼養上沒有其它的麻煩,鴿主輕鬆無煩惱。一羽先天體能優質的種鴿或賽鴿,你會發現它換毛時間很短,甚至不覺得它在換毛,很快地全身羽毛又油油亮亮,我們可由此來判斷鴿體的健康狀況。

賽鴿的重擔不是一羽弱質鴿所能完成的任務,鴿友應嚴格地淘汰弱質鴿,但也不能誤解質的定義,絕不只是壯壯的、大大的就是你所想要的。

智慧取材

我們了解到賽鴿需有飛翔優良的條件配備外,最難的課題也就在賽鴿的內在。

依個人的經驗來說,一羽好種鴿,它的面相極為不同,如人也有面相,聰明伶俐之人,他的眼神、面貌、反應與動態,與智商較低的絕對不一樣,我不敢說這是絕對的,但我確實會注意到鴿子的面相學。

再來我們來探討血統家族與競翔的記錄,最重要的特性是什麼?

如能觀察到多羽同族的上下代,你更可以去感覺它們的個性、動機是否一樣。

比如說大多數鴿子是很乖巧的,記錄鴿相對卻很少,如果我們要的是特別好的而不是特別乖巧的,那麼你可就要再多多觀察,因為以我們來談遺傳實在是非常的困難,2萬個遺傳因子,在公鴿配對母鴿的情況之下,子鴿到底能遺傳到上代鴿的什麼,以我們初淺的鴿歷實在是無能為力,唯有從鴿子的靜、動態來判斷。

再說到我自己有一系鴿,不太願意讓人抓在手上,總是一直鑽,若沒有這種個性,實際也就沒有此系飛翔的特性,這是我智慧取才的淺見,賽鴿是一加一不等於二的,以後我們再來談談一加一不等於二的理論。

賽鴿陷阱

鴿友們想成為一位養鴿家,必備的工作實在太多了,除了鴿舍、種鴿外,配對育種、飼育幼鴿成長、操訓、外訓等,這段時間的照顧培養,由飼料的階段性更改變換、疾病預防與補給……等等,處處都有陷阱,

所以我一直強調要很客觀正確地去了解所有的問題,多觀察、多請教前輩與成功者,再細心地探討,有朝一日你便可由羊腸小徑走至陽光大道,以前的失敗我們可以果斷地放棄,一切從頭再來吧!

種鴿的建立關係到你的成功與失敗,也可直截了當地說:「沒有好種鴿,你就幾乎沒有機會!所以在搜集建立種鴿前,首先要對賽鴿有認識,而鴿子的「美」與「優」,在種鴿上就成了選擇上的陷阱,血統書是一張白紙黑字,只是一張「紙」,鴿質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紙」與「質」音差不多,但實際上差很多,關於配對的認識,有許多鴿友是血統配對法,這我倒也認同,但如果你不能在體型上造就出體型優美與飛翔條件好的賽鴿,我想也不可能飛出好成績吧!

這也是配對陷阱,在這問題上就會衍生出很多問題來,有時會把一羽好鴿埋沒掉了,或者一羽很難去配對的種鴿你卻因為它的身價非凡,而誤了你的一切希望。

再則飼料是直接的問題,以人來說,米有在來米、蓬萊米、糯米,每樣米你吃的多寡會有不同的感受,愛鴿由於調配的飼料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肉質與體重,這對賽鴿也有不同的反應。

日前台灣高雄縣一位鴿友提到他的愛鴿不飛,所以他每天供給鴿子很多鈣質,只怕鴿子骨骼長不好。這位鴿友的愛心可能因提供了過量的鈣而造成了鴿子鈣中毒,這不就是陷阱嗎?

使用藥物也要注意,不要使用傷害性大的藥,雖然藥或許能幫助你將鴿病處理解決了,但不能也把參賽機會也一併抹煞掉。

許多問題可以把它簡單化,由最差的角度反過來思考,可能你便會有好的答案。

回歸最主要的還是個人的問題,走錯的路、做錯的事,未必能再來一次,改變方法才有機會。

END

文/吳一鳴


[微笑]感謝閱讀!鼓勵請點讚+評論,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