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王大爺高血壓已經很多年了,每到夏季他總會停用降壓藥一段時間,給出的理由就是夏季血壓偏低,繼續吃降壓藥不太安全。

但近期王大爺突然出現大汗淋漓,剛開始還以為夏季太熱的緣故,但時間過了兩小時後症狀仍不見緩解,家屬不放心帶著他去了醫院。

根據心電圖和化驗結果,王大爺竟然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好在就醫及時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相信有人會問,愛出汗也是疾病的信號?

愛出汗和不愛出汗的人,哪一個身體更健康?

每個人出汗多少主要取決於身體汗腺,對交感神經刺激做出反應的強弱,這主要跟每個人的基因遺傳、身體情況相關。

比如不同人的汗腺數量、汗腺發達程度不一樣,汗腺多且發達的人群,出汗的頻率會更高。反之,汗腺少且功能不發達的人,出汗次數會比較少。

一般情況下,男性會比女性更容易出汗,因為男性分泌的睪丸酮等雄性激素會促進排汗反應,而女性分泌的雌二醇等雌性激素會抑制排汗。

還有肥胖人群,由於脂肪層很厚,日常散熱比較困難,所以比正常人更容易出汗。同時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夏天的下午較上午更容易出汗。

當然有人會說,出汗可以排出體內毒素,提升人體的抗病能力。這個聽起來吸引力十足,但是到目前也沒有充分的證據可以說明。

雖然汗液嘗起來有點咸,這是因為其含有1%的氯化鈉、鉀、尿素氮等物質,而汗液99%都是水,幾乎可以當做純水來看待。

其次,出汗能排出的代謝廢物和毒素,相較於通過肝臟、腎臟、胃腸道等途徑的排泄的毒素,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不是身體的主要排泄途徑。

同時,大量出汗丟失最多的是水分,其次是鈉、鉀等電解質成分。當出汗太多影響水分和電解質平衡時,患者會出現頭暈、乏力、抽筋等症狀。

再加上大量出汗會導致尿量減少,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會導致尿酸、肌酐等有害物質蓄積,從而損害腎臟健康。

所以,不能簡單地把容易出汗和不容易出汗,當成是否健康的評判標準。而想要身體健康,還是管住嘴、邁開腿、睡好覺更管用一些。



哪種類型的出汗,預示身體出問題了?

身體出汗並不一定預示身體出了問題,因為人體在不同的情況下會有不同的出汗反應,但以下幾種異常出汗可能預示身體出了問題:

1、全身性多汗

如果全身出現過度出汗,尤其是在休息或正常溫度下,這有可能預示著某種潛在的健康問題,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感染性疾病、代謝性疾病等。

2、非運動性出汗

如果沒有劇烈活動或非運動情況下出現異常出汗,可能與某些疾病有關,如自主神經失調、冠心病急性發作、某些神經系統疾病等。

3、局部性多汗

如腋下、手掌、腳掌等部位大量出汗,可能是多汗症引起的表現。多汗症可分為原發性或繼發性,需經相關檢查和醫生分析才能確定原因。

頻繁出這幾種汗,可能是身體在求救

滿頭大汗、胸悶胸痛—冠心病

如果沒有明顯誘因,突然出現滿頭大汗,以致渾身濕透,並伴有心前區胸悶胸痛、四肢發涼等症狀,要懷疑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可能。

這是因為當心臟病發作時,血管迷走神經活躍、冠狀動脈痙攣會引起出汗、胸口痛,緊接著血壓、心率都會迅速下降。這時患者需要平躺休息,將衣領和扣子解開,並且馬上撥打急救電話。

面色蒼白、出冷汗—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血糖濃度低於2.77mmol/l,是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治療常見的併發症。

當體內血糖突然下降時,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使得身體釋放大量的腎上腺素,導致患者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肢體震顫的症狀。


夜間盜汗、淋巴腫大—淋巴瘤

淋巴瘤是原發於淋巴結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它會引起患者夜間出現異常的盜汗,早上起床可能有全身濕透的表現。

除了夜間盜汗以外,患者還會出現淋巴結腫大、發燒、瘙癢、消瘦以及全身疼痛等症狀,淋巴結腫大一般為無痛性。

眼球突出、怕熱多汗—甲亢

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是由於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引起機體代謝亢進的內分泌疾病。

怕熱多汗是甲亢的典型症狀之一,同時還會出現眼球突出、心率過快、食慾增加、體型消瘦等症狀。

當然出現上述症狀,不一定就是疾病所致,發現身體有異常表現時,務必要及時就醫檢查,不要自己嚇自己。

來源:曾大夫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