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北京老年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吳海玲 ¨主任醫師 劉前桂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王冰潔

日前,湖南長沙一20歲小伙李林(化名)旅遊時,因怕曬傷在外出前對臉噴了一下防曬噴霧,不小心發生誤吸,隨即出現胸悶、咳嗽、喘憋的症狀,害怕耽誤行程,沒有及時就醫,但症狀一直持續到第二天仍未緩解,喘憋、咳嗽症狀越來越明顯,還咳出白色泡沫樣痰,於是去醫院就診。經檢查,該男子的肺部CT片顯示:雙肺出現了大範圍白色樣病變,報告提示「雙肺多發瀰漫性密度增高影」,也就是老百姓俗稱的「白肺」,這是肺部受到嚴重損傷後出現的嚴重反應,常提示病情危重。於是李林被緊急收住院,給予高流量氧療、抗過敏及無創機械通氣治療。人們對「白肺」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新冠肺炎疫情時期,為何吸入防曬噴霧劑也會讓人「白了肺」?

正常情況下,肺內充滿了大量氣體,因此密度很低,進行放射檢查時,X射線穿過肺部時的衰減少,會顯示出呈黑色圖像。相反,如果肺部有大量病變或炎性滲出增多,或存在廣泛的占位病變,肺部的密度越大,X射線通過時衰減就會增多,圖像中就顯示白色。如果病變嚴重,圖像中肺的大部分(達到70%~80%)變白,則稱之為「白肺」。

出現「白肺」時,由於肺部有效面積減少,炎性滲出增多,換氣功能障礙,患者常有呼吸困難、胸悶、氣喘、咳嗽、嚴重缺氧等表現,嚴重時可發生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礙,甚至有生命危險。除了嚴重的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非感染性炎症滲出等病因外,「白肺」還可見於吸入有害的粉塵、噴霧等。這位患者就是因為將防曬產品誤吸入肺部,引發了肺部炎症反應,造成「白肺」。

一般來說,免疫功能正常情況下,絕大多數人很難出現「白肺」,但如果本身的身體機能較弱、免疫力低,肺部受「侵害」時難以抵擋,就可能發展得較為嚴重,出現「白肺」表現。通常,「白肺」大多發生在65歲以上、免疫力低下或使用免疫抑制劑,患有心臟病、腎臟病、慢阻肺、糖尿病、腫瘤等一種或多種慢性病的人群,這部分人一旦出現發熱、乏力、咳嗽咳痰、胸悶和呼吸困難等疑似肺部感染症狀時,最好及時就醫,必要時接受X光或CT檢查,判斷是否得了「白肺」並及時治療。

需要提醒的是,目前科學技術發達,新產品層出不窮。因形式新穎、使用方便,近年來不少噴霧類產品備受市場青睞,比如干發噴霧成為不少「油頭」的救星,但其內含有澱粉、矽粉等顆粒物,在推進氣體的作用下噴射的範圍更廣、更均勻,更易被誤吸,如果高頻、過量地吸入,粉末在肺部沉積,可對呼吸道甚至肺部造成損傷;鞋子也有了防水防污的鞋面噴霧,內含氟碳樹脂、增效劑和有機溶劑等化學成分,也有人使用時發生誤吸,出現咳嗽胸悶、頭暈等,後被診斷為「過敏性肺炎」;還有人不慎吸入染髮噴霧,同樣誘發了過敏性肺炎,不得不住院治療。對於易感人群來說,如果反覆吸入具有抗原性的有機粉塵,或化學物質,不僅可引發免疫反應,甚至可造成肺纖維化,嚴重時有生命危險。

對於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患者,免疫抑制相關疾病患者等,要慎用含易致敏成分的噴霧產品。確需使用噴霧類產品時,建議佩戴口罩,或屏住呼吸,在通風處或戶外噴灑使用,不要在衛生間、車內等狹小密閉的空間內使用,以免噴霧滯留被吸入口鼻。如果使用後出現咳嗽、胸悶、氣促等症狀,最好及時就醫。還需強調的是,由於防曬噴霧多含有變性乙醇、丁烷、異丁烷等可燃物,遇到明火就會燃燒,皮膚可被瞬間的高溫燙傷。因此,噴防曬時還要遠離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