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也是一個無法逃避的現實。當患者不幸罹患嚴重疾病面臨死亡時,是選擇一味延長生命的長度,還是提高生命的品質和深度?所以,一個全新的醫療手段——「安寧療護」,進入人們的視野。

近日,記者來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安寧療護病房,聆聽那些讓生命從容謝幕的溫暖故事。

人生最後一個生日

今年5月18日,是40多歲的胰腺癌患者張女士的生日。當天早上,值班護士發現張女士換上了嶄新的睡衣,這是正在陪床的妹妹送給她的生日禮物。

「咱們買個蛋糕、訂束鮮花,一起給她過個生日吧。」值班護士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安寧療護科主任譚秀嶺的支持。此時,張女士已經斷食整整4天,大家心裡都很清楚,這將是她的最後一個生日。

上午11點,伴隨著生日歌,昏睡中的張女士緩緩睜開眼睛。「大姐張了張嘴,但是已經無法發出聲音,我看到她眼睛裡含著淚花。」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安寧療護科護士李艷菲記憶猶新,「當時,大姐在她妹妹的幫助下嘗了一小口奶油的味道,臉上頓時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溫暖的時刻總是那麼短暫。一周後,張女士安詳離世。

「在這裡,醫生和患者更像是多年的朋友,我們盡最大努力用陪伴溫暖他們生命的『最後一程』。」譚秀嶺介紹,安寧療護是從現代醫學無法治癒疾病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是為疾病終末期或老年患者在臨終前提供身體、心理和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關懷的服務,有助於提高生命質量,體現生命尊嚴。

充分尊重患者的自主權

作為家屬,總是希望患者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尊嚴。但有些家屬,可能是出於怕留下遺憾、愧疚等原因,堅持以自己認為正確的治療方式強加給患者。「痛不痛只有患者自己知道,所以在我這裡,應該是患者說了算。」譚秀嶺強調,安寧療護要充分尊重患者的自主權。

2020年9月,該院安寧療護科病房開始收治病人。第一位病人是一名60多歲的下頜部腫瘤末期患者,由於嘴裡反覆流膿,無法正常進食,患者整個人面黃肌瘦。在聽說醫院有安寧療護科後,患者和家屬都同意以減輕痛苦、追求舒適與尊嚴為目標,體面地度過生命的最後一程。

「安寧療護要做的,除了用鎮痛等醫療手段減少終末期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外,還要涉及心理等層面,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心願。」譚秀嶺認為,當務之急是讓病人吃得下飯。在徵得病人和家屬同意後,醫生嘗試為患者插胃管。出乎意料的是,隨著營養得到保證,患者嘴裡的瘡口逐漸痊癒,當患者再次吃到最愛的水餃時,激動得涕淚交零。

老人走的那天很安詳,沒有痛苦,沒有掙扎。

令醫護人員意外的是,事後患者的子女依照父親的遺願給醫院送來一面錦旗。「從沒想過,病人在我們病房離世,還能收到家屬送來的錦旗。那一刻,大家真切地感受到這份工作的重大意義。」譚秀嶺說。

「安寧療護」讓生死兩相安

三年來,該院安寧療護病房裡陸續住進來近百位病人。但不同於其他病房的醫生,在安寧療護科,醫護人員只要有空閒總會往病房裡跑,他們會和患者拉家常、聊過往,傾聽患者生命中的高光時刻和溫馨片段。

同時,面對病房裡強裝鎮定或裝作若無其事,但在和醫生溝通的過程中會突然崩潰大哭的病患家屬,醫護人員會主動傾聽他們的心聲,肯定他們的付出,盡心照顧患者。

曾經有一位肺癌晚期患者,多年來,她一直以家庭為中心,丈夫大男子主義,對她缺乏關心。病人生命末期,憋氣非常嚴重,痛苦無法宣洩。雖然大家總是找她聊天,讓她寬心,但她一直是愁眉不展。

後來,醫生把這些情況告訴了她的丈夫,並在其丈夫的協助下為他們全家舉行了「幸福一家人」談心會。聽著一家人對自己這些年任勞任怨操持家庭表示感謝的肺腑之言,病人笑著流下了幸福的淚水,最終釋然。

在譚秀嶺看來,「安寧」繫著兩頭,一邊是臨終患者,一邊是仍要活下去的親屬。因此,安寧療護不僅要盡最大努力消除臨終患者的身體痛苦,消除他們對死亡的焦慮和恐懼,更要使家屬坦然接受親人離世,讓生死兩相安。

相關連結

安寧療護服務對象

2017年國家衛生計生委頒發的《安寧療護實踐指南(試行)》明確指出,安寧療護以終末期患者和家屬為中心。其中患者符合以下條件就可獲得安寧療護服務:1.病終末期,出現症狀。2.拒絕原發疾病的有創檢查、診斷和治療。3.接受安寧療護的理念,具有安寧療護的需求和意願。

目前關於生命末期的界定沒有統一的標準,現有的醫學手段無法準確預測生存期,只要患者有需求和意願,都應獲得安寧療護。

為什麼要做安寧療護?

每個人的生命都很寶貴,當一個人生命走向終點的時候,無論是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著痛苦煎熬,面對死亡有未了的心願,承受人生中最大的失落;家屬也承受著失去親人的痛苦及不安。安寧療護是一種積極的醫療照護模式,協助終末期患者度過最後一段舒適、有意義,有尊嚴的生活,目標由「治癒」轉為「照顧」。

安寧療護能做些什麼?

安寧療護幫助患者捍衛身體自主權、保障患者尊嚴,拒絕無效醫療,享有專業照護,落實知情的權利,重點內容有:症狀控制(比如疼痛、呼吸困難、咯血、噁心嘔吐、腹脹、水腫等),舒適護理(比如舒適環境、身體清潔護理、大小便失禁護理、皮膚護理、體位護理等),營養支持,精神、心理及社會問題處理。

安寧療護是放棄治療嗎?

不是,安寧療護並非放棄對患者的積極救治,也不是「安樂死」,而是用專業的方法幫助患者,確保其擁有最佳的生活質量,並幫助患者的家庭和親屬能夠平靜地面對親人的離世,達到生死兩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