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阿姨今年57歲,因為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只要平臥就會「燒心」,平時也吃不得辛辣食物,一沾姜蒜就會胸口疼痛。近3年,孫阿姨因為反覆燒心、胸骨後疼痛導致夜裡不能入睡,隨著病情加重,她的睡眠質量愈發下降,嚴重影響情緒。

為了治療胃病,孫阿姨跑了許多醫院,確診為胃食管反流病,但吃了很多西藥、中藥,效果均欠理想。長期受疾病困擾,孫阿姨的體重不斷下降,人顯得非常憔悴。

在朋友介紹下,她來到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求診,希望能夠解決長期以來因而導致的飲食和睡眠問題。

內鏡下微創治療,終止反流

經過仔細詢問病史和查體,該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梁彪建議孫阿姨進行胃鏡檢查,以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必要時實施內鏡下微創治療。

孫阿姨在第二天進行了無痛胃鏡檢查。該院消化內鏡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楊小喬發現,病人的食管黏膜儘管沒有損傷,但賁門有較明顯鬆弛,考慮為「內鏡陰性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這是造成孫阿姨平時反酸燒心的原因。

根據檢查判斷,孫阿姨具有內鏡治療指征。將病情向患者家屬解釋並簽署知情同意書後,楊小喬隨即為病人實施內鏡下賁門縮窄術。術後胃鏡觀察,孫阿姨的賁門重新變得緊縮。

手術完成幾分鐘後,孫阿姨從靜脈麻醉中醒來,沒有任何不適,之後回家休養。術後第二天電話隨訪,孫阿姨高興地說,她3年來第一次睡了一個踏實的覺。

為感謝醫護人員的幫助,孫阿姨特意送來了錦旗(下圖)。

胃食管反流應及時檢查治療

梁彪主任解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內容物異常反流至食管而引起的慢性症狀和(或)組織損傷。大多數因為賁門收縮壓減低所致,可分為內鏡下陽性或內鏡陰性病例。反流和燒心是最常見的症狀。也包括胸痛、胸悶、吞咽疼痛、慢性咳嗽、睡眠障礙,甚或焦慮、抑鬱等。他提醒,像有孫阿姨類似病症的患者,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如何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楊小喬副主任介紹,內鏡下賁門縮窄術(clip band ligation anti-reflux therapy,C-BLART)相比傳統的內鏡下抗反流手術,具有接近無創傷,安全性高,術後恢復快,治療費用低,療效明顯的優點。內鏡下微創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是利用套扎器對胃食管結合部黏膜進行套扎,術後數天套扎環脫落,局部形成潰瘍,潰瘍癒合後形成瘢痕,疤痕攣縮使賁門縮窄,從而達到增加食管下括約肌的壓力、防治反流的目的。

通訊員:王舒慧

編輯:梁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