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花果的營養價值

無花果,還有個有趣的名字叫「糖包子」。能有這個名字,一方面是因為它的外形的確像個包子,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它的含糖量很高,吃起來口感甜糯。

1.含糖量高但熱量不高

新鮮無花果的含糖量可以達到16%~20%,比芒果、葡萄、甜瓜等甜度很高的水果含糖量都高。因此,如果是想要充飢,或者運動後擔心自己低血糖,又不想直接吃甜食或糖果,可以選擇吃些無花果。

雖然含糖量不低,但無花果的熱量倒不算太高,65千卡/100克的熱量和獼猴桃(61千卡/100克)相當,只比蘋果(53千卡/100克)、梨(51千卡/100克)高一點,遠低於香蕉(92千卡/100克)、榴槤(150千卡/100 克)等熱帶水果,即便是想要控制體重的朋友,也可以安心吃一些。

2.膳食纖維含量高,改善便秘無花果還有一個突出的優勢,那就是

無花果的膳食纖維含量達到了驚人的3克/100克,不僅比香蕉(1.2克/100克)高很多,甚至比火龍果(1.6克/100克)、獼猴桃(2.6克/100克)的膳食纖維含量都要高。是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的隱藏高手。

3.富硒食物

無花果中的鈣、鉀和硒元素含量也比較高。鮮無花果鈣含量為67毫克/100克,在水果當中算是含量較高的選手了。同時鉀含量為212毫克/100克,和補鉀優秀分子香蕉(256毫克/100克)勢均力敵。

無花果中硒含量達到0.67微克/100克,雖然不如桑葚(5.65微克/100克)這種補硒大戶,但日常飲食中富硒食物並不多,通常在水產品、堅果中含量相對豐富,水果中硒含量高的就更屈指可數。

研究還發現,無花果中含有大量無花果多糖以及黃酮類植物化學物,具有一定的抗腫瘤、提高免疫力的效果;而黃酮類物質則能夠幫助抗氧化、抗炎,提高身體細胞對抗氧化和衰老的能力,降低身體發生炎症反應的風險。

2 無花果,干吃還是鮮吃好?

無花果的營養豐富,但因其時令性強,且不易長時間儲存,一年中我們能吃到的時間不長。為了延長享受無花果的時間,無花果乾也就應運而生了。

無花果乾,具有無花果完整的外形(也有對半切開的),因為原本含糖量就高,製成果乾後味道更是甜蜜。肉質的咀嚼感也很強,加上無花果乾中小芝麻粒般的無花果果實帶來的鬆脆,嚼起來咯吱咯吱的,因此無論味道還是口感,都相當惹人喜愛。

有人擔心,製成果乾的無花果,會不會只剩下好吃,營養全部流失了?其實完全不必擔心。一方面,新鮮無花果中一些水溶性營養素,如維生素C、B族維生素的含量並不突出。另一方面,

3 減肥的人、糖尿病人能吃無花果嗎?

也有人提出,無花果含糖量高,會不會很容易發胖?糖尿病人是不是完全不能吃?其實不然。

雖然無花果的糖含量高,但其中果糖占據大半,加上膳食纖維含量相當豐富,而且多數屬於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帶來強烈的飽腹感。豐富的黃酮類化學物質還能降低消化酶的活性,有助於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因此,

1.搭配蘋果、梨、桃子、草莓等含水量充足、含糖量不高的水果一起吃。不僅豐富了營養素來源,還能適當控制對無花果的攝入量。2.搭配原味堅果一起吃。堅果中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含糖量低,飽腹感強,搭配新鮮無花果或無花果乾一起吃,不僅口感豐富,而且有助於調節食用後的血糖波動。3.限量吃。對於無花果乾這種含糖量較高的食物,以一天20克左右為宜,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則更應該適當減少,或者分成幾次少量食用。4.選擇原味、加工程度低的無花果乾。一定要避開那些加工程度太高的種類,比如額外加糖、鹽等調味品。儘量選擇原味、無添加,加工程度低,只是乾燥脫水製成的果乾,最大程度確保健康。

資料:人民日報

編輯:周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