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交季,天氣逐漸涼爽,戶外活動變多。人們如果不注意防護,很有可能被昆蟲叮咬。今天,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醫護人員就來為您介紹一種被白蛉叮咬後引發的慢性地方性傳染病——黑熱病。

問:什麼是黑熱病?有什麼症狀?

答:黑熱病又稱內臟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蟲引起的一種地方性傳染病,該病只由雌性白蛉叮咬進行傳播,為人畜共患病,其主要傳染源為患者或病犬。

白蛉體長僅為蚊子的三分之一,每年5~9月為活動期。可棲息於室內、屋外牆基縫隙以及周圍小型齧齒動物的洞穴,以聚集於土窯洞、雜草叢、衛生條件差的廁所、垃圾場、牲畜棚等地最為多見。

感染黑熱病的患者會出現長期不規則發熱、全身淋巴結輕度腫大、肝脾腫大、消瘦、貧血、出汗、疲乏、全身不適及無力,末梢血白細胞數減少和血漿球蛋白增高等,嚴重時可能還會致死,因患者的皮膚常有暗的色素沉著,並且有不規則發熱的表現,所以稱為黑熱病。

病犬外觀消瘦、脫毛、耳邊和眼圈起麩皮樣鱗屑並結有血痂、爪甲畸長等,常見於流浪犬。

該病呈全球性分布,我國目前僅在新疆、甘肅、四川、山西、陝西和內蒙古6省小範圍流行,易誤診或漏診,不及時治療易造成死亡。

問:黑熱病是怎麼傳播的?

答:黑熱病是經白蛉傳播的。

當白蛉叮咬患有黑熱病的患者、病犬以及某些野生動物後,即可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蟲(以下簡稱「原蟲」)。

被感染的白蛉再叮咬人時,寄生在其消化道內的原蟲前鞭毛體即可隨著其唾液進入人體。原蟲前鞭毛體被人體吞噬細胞吞噬後轉化為杜氏利什曼原蟲無鞭毛體,最終導致人體發病。

問:如何預防黑熱病?

答:消滅白蛉是防治黑熱病的根本措施。

1、室內滯留噴灑,對撲滅白蛉的效果極為顯著。

噴灑時間宜在白蛉季節開始前7~10天,每平方米牆面施藥量不得低於以下標準:即DDT(又叫滴滴涕)純藥1. 5g,六六六丙體0.15g,如DDT和六六六丙體混合使用時劑量各減半。

還可以應用DDT類似物如三氯殺蟲脂(7504)和擬除蟲菊酯類的溴氰菊酯,以12.5毫克/平方米的2.5%可濕性溴氰菊酯或1克/平方米的「7504」作牆面滯留噴灑。

2、在黑熱病存在的地區,尤其是在山丘地區,僅治療患者難以保證黑熱病的根除,必須對犬類定期登記檢查,發現病犬,獸醫工作者可對其使用葡萄糖酸銻鈉輸液進行治療。病死的犬類由專業人員進行掩埋。

3、疫區每年5~9月為白蛉活動季節,要注意搞好住室衛生,保持通風透光和地面乾燥,防止成蛉躲藏和幼蛉孳生。

要在住室、圈廁等附近採取滅蛉措施。門、窗裝置細紋紗窗、吊掛暗色帘子,可阻止白蛉入室,夜間睡眠可用細紗蚊帳防止白蛉叮咬。

針對入室白蛉具有高度集中於燈光周圍活動和停留的習性,用黏性紙吊掛在房內近光源1米範圍內,可黏捕大量白蛉。

4、在白蛉流行季節,野外活動前,應塗抹驅避劑於皮膚裸露處,可防止白蛉叮咬,穿長袖、長褲衣服,做好個人防護。

帶寵物犬外出時,可提前進行菊酯類藥物藥浴,1年2次即可。

問:怎麼治療黑熱病?

答:首選葡萄糖酸銻鈉進行靜脈輸液治療,二線用藥兩性黴素B及其脂質體常用於對葡萄糖酸銻鈉耐藥,或嚴重肝損傷、心臟疾病無法應用葡萄糖酸銻鈉治療的患者。建議遵醫囑按療程治療,治癒率可達99%。

早診斷、早發現、早治療,能夠挽救患者生命。預防黑熱病,提高防病意識,從我們做起。

參考文獻:

【1】王捷,管立人.利什曼原蟲與愛滋病病毒的合併感染:利什曼病防治上值得重視的一個問題.國外醫學寄生蟲病分冊【J】.2004,31(4):169-172

【2】張更建,曹碧蘭,幸建英.愛滋病合併感染黑熱病1例【J】.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2010,24(11):1073-1074

【3】詹希美,盧思奇,曾慶仁.人體寄生蟲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50—57.

【4】馮建江,石淑珍.我國黑熱病流行病學特徵及其防治對策【J】.醫學動物防制,2002,18(9):458—461.

【5】夏洪嬌,易運林,廖永強.黑熱病合併HIV感染3例誤診分析【J】.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2011,25(7):567-568

【6】古月,馬純華,周利波.HIV抗體陽性患者感染黑熱病1例【J】.實用醫技雜誌,2008,15(16):2156-2157

【7】熊光華,金長發.白蛉棲性及其治理對策的研究進展【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誌,2006,24(4):293-298

【8】鍾妮娜,彭衛萍,王定檢等. 寵物犬黑熱病的診斷與防控【J】.中國比較醫學雜誌,2010,23(11、12):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