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無影燈下的無名英雄,今天在屬於自己的節日裡,站在聚光燈下,接受鮮花和掌聲。

2023年8月18日至19日,為慶祝第六屆「中國醫師節」的到來,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舉辦了「勇擔健康使命,鑄就時代新功」主題活動暨優秀醫師表彰頒獎典禮,以表彰在一線工作崗位上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模範醫師,弘揚醫務人員「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崇高精神,進一步交流提升醫師專業能力,培育青年醫師中堅力量,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應用推動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

來自廣州市及白雲區衛健系統的相關領導來到醫院慰問一線醫務工作者,向他們致以節日的問候。

弘揚醫者本色,勇擔責任使命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院長陳文明表示:「醫院重新整合優化現有門急診樓、住院樓的醫療資源,布局設計新醫療大樓,以全新的面貌為患者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並引入了智慧醫療雲平台,全面提高了醫療管理及診療效率,為醫院創建三甲及提升服務品質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陳文明

醫院的發展離不開人才隊伍的建設。在醫師節前夕,包括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在內的復星健康18家成員醫院舉辦了首屆「中青年醫生手術視頻大賽」。經過為期1個月的層層選拔,最終選出了10個手術及操作視頻參與最終角逐。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鄭敏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腸、疝和腹壁外科行政副主任周太成,佛山復星禪誠醫院乳腺外科主任曾志強、佛山復星禪誠醫院泌尿中心主任鄭彬,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劉加元等重量級評委參與評比工作。

經過緊張專業的評選,首屆「中青年醫生手術視頻大賽」的結果也於此次醫師節慶祝活動上同步揭曉,6名醫師獲得相關獎項。

在頒獎典禮上,15名明星醫師、12名明星學科帶頭人、5名特別貢獻醫師、12名新技術創新責任醫師、9名優秀論文獲獎醫師和10名病歷競賽獲獎醫師上台領獎。

部分獲獎者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外科主治醫師夏奇表示,這次獲獎是對自己階段性成長結果的肯定。自己作為青年醫生,仍需要不斷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積累臨床知識、提升臨床技能,並持續學習、實踐和反思,在努力進步中向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頒獎

對於如何培育中堅人才力量,更好地加快創新技術應用落地,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業務副院長梁舒鎮分享了自己的經驗:「青年醫生培養和創新技術應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係。青年醫生作為新生力量,對接受和掌握創新技術有衝勁、有幹勁。同時,創新技術的應用也能開闊青年醫生的視野,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和發展。一直以來,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非常注重對青年醫生的技術化賦能,建立了完整的培養和長期激勵計劃,為青年醫生提供學習和實踐機會,幫助他們在工作中感受、把握新技術應用成果,進而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溫馨的服務。」

活動現場,還評選出了「十二大新技術獎」。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麻醉科主任陳文慧是獲獎者之一。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小兒神經科於2022年2月開科以來,目前已開展了超1700台手術。小兒生理與解剖特殊,導致小兒麻醉一直是行業內攻克的難題。並且,該科室收治的患兒多數不僅發育滯後,且伴有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喉軟骨發育不良、狹顱症、嚴重營養發育不良等),因此對麻醉操作的要求更高。

然而,麻醉科醫師還是憑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操作技術,克服溝通障礙、肌張力高、營養不良等難關,順利實行全麻插管,全程調控病人的生命體徵,保證了手術安全完成,並創下了幫助出生僅5個月、體重僅有4公斤的最年幼患兒成功完成手術的紀錄。

陳文慧

「醫生治病,麻醉醫師救命」,麻醉也並非只是「打一針」那麼簡單,而是整個手術過程最核心的保障。陳文慧介紹,在手術過程中,麻醉醫師要寸步不離地守在病人身邊,關注病人的呼吸、心跳、血壓、體溫,針對病人生命體徵變化使用相應的藥物、液體和血液,以維持麻醉狀態下生命體徵的穩定。直到手術結束後,麻醉醫師還要讓病人及時清醒。

「目前在舒適化醫療的大趨勢下,麻醉醫師要走出手術室,走進胃腸鏡室、介入室、產房、門診……在讓公眾有機會更多了解麻醉醫生的同時,也給麻醉醫生提出更高要求。」陳文慧接受採訪時說。

現場宣誓

最後,在濃烈的醫師節氛圍里,醫務人員代表共同宣讀《中國醫師宣言》誓詞:「我莊嚴宣誓,自覺維護醫學的尊嚴和神聖,敬佑生命,平等仁愛,患者至上,真誠守信,精進審慎,廉潔公正,終身學習,努力擔當增進人類健康的崇高職責。以上誓言,謹記於心,見於行動。」鏗鏘有力的宣誓聲在現場迴響,展現了醫師隊伍奮進向上的精神風貌。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通訊員 李楠 譚淑芬

圖/受訪者提供

編輯:王沫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