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長達40天的「三伏」炙烤之後

今天(8月20日)

我們正式迎來「出伏」

這也意味著盛夏接近尾聲

出伏後,逐漸有了秋的氣息

大部分地區溫差增大、晝暖夜涼

很多疾病易在這一時段出現

夏秋交替應該注意什麼?

飲食起居有哪些講究?

……

隨小編一起來看

防6種病「秋後算帳」

1.消化性潰瘍

秋涼的刺激會使胃潰瘍、慢性胃炎等胃病復發。氣候轉涼,人的食慾旺盛,胃腸負擔加重,容易出現消化道疾病。

建議:避免著涼,少吃寒涼食品,適當加強體育鍛鍊,改善胃腸道血液循環,有助減少發病機會。

2.膽石症

苦夏之後,人們的食慾開始恢復,胃口變好後易暴飲暴食,往往會誘發膽石症加重。

建議:切忌暴飲暴食,特別是有膽石症等膽囊疾病患者。

3.痔瘡

夏秋交替,氣候乾燥,早晚溫差大,寒冷刺激使體表血管彈性降低,周圍阻力增加,引起小動脈收縮、血壓升高,腹部血流速度減慢,下肢靜脈血液不能回流,導致血液淤積,易形成痔瘡。加之食慾大開,容易引起便秘或腹瀉,導致痔瘡復發。

建議:避免久坐,多運動,少吃辛辣食物。

4.哮喘

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的老年人和兒童,氣道防禦功能較差,易受溫差影響,誘發哮喘。此外,秋季空氣中花粉、蟎蟲、黴菌等過敏原猛增,有哮喘病史的人容易復發。

建議:在醫生指導下及時用藥;多吃些潤燥、清肺的食物,如百合、梨等。

5.心腦血管病

冷天會刺激心腦血管收縮,如果患者本身存在高危因素,特別是腦血管狹窄供血不足等,會加劇腦組織缺血,出現腦卒中復發或加重。

建議:季節交替時調整生活習慣,注意添衣,注射流感疫苗等。

6.骨關節病

初秋季節,老寒腿、膝關節炎、腰背痛、風濕病等疾病進入高發期。此外,運動後出汗不及時擦,也容易受風寒,導致骨關節病加重。

建議:及時添加衣物,平時洗東西時水溫要適宜,別太涼。

飲食起居講究三個「有」

1.飲食有門道

增加蛋白質攝入

天熱出汗多,人體內的蛋白質代謝加速。要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多吃一些豆製品、蛋類、奶類、魚、蝦、雞等,這些食物蛋白質含量高,而且比較清淡。

補充水分、維生素和無機鹽

秋天濕度降低,皮膚、嘴唇和咽喉表皮細胞更易丟失水分。喝水是最直接的補水方法。注意飲水不要過猛、過快、過量,應遵循少量多次原則。

同時,及時補充一些產熱較少而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食物,如豇豆、黃瓜、雞蛋、牛奶等

不貪生冷

過度食用生冷瓜果、冰凍食物,會加重心臟負擔、損傷消化功能。應食用具有滋養補益、抵禦暑熱侵襲的食物,如西紅柿,甜酸適中、維生素C含量高,熱炒、涼拌皆宜;黃瓜不僅清熱解暑,還可降血脂。

多吃「苦」

換季時節,容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此時吃點苦味蔬菜大有裨益。其中苦瓜富含生物鹼、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清熱解暑、除煩提神和健胃功能。

多喝粥湯

入秋後湯湯水水不能被忽略。前一天晚上把原料淘洗好放入電飯煲,加水,定好時間,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熱乎乎喝上一碗。

常見的藕、白蘿蔔、冬瓜可以入湯;鐵棍山藥、干蓮子可以入粥;秋梨做湯更潤肺。

2.起居有學問

不在夜晚開空調

出伏後使用空調要十分注意。儘量不要在夜晚睡覺時開空調,即使要開最好定時,以免引起感冒、腹瀉、頸肩腰腿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增加睡眠時間

出伏以後,人體容易感到疲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秋乏」。為了緩解秋乏,需要睡得早一點,早睡早起,較之夏季增加1個小時左右的睡眠,或者通過午睡的形式增加睡眠。

適度運動解秋乏

民間有句老話,「夏過無病三分虛」。夏秋交接之後,身體很容易倦怠、乏力。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達到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還能把血液中的「壞」物質代謝掉。散步、慢跑都是不錯的選擇。

3.健康有竅門

不宜著裝「清涼」

出伏後,早晚比較涼快。不要穿短褲、背心等太清涼的衣服,出門最好隨身攜帶薄外套,防止受風。要護好脖子、後背、腳部,這些都是血管最豐富的地方,秋涼的刺激會促使血管急劇收縮,引發危險。

愛護皮膚防乾燥

換季時節,皮膚乾燥問題是最惱人的。其實,飲食對皮膚影響也很大,適當多吃果蔬,尤其是一些「護膚」水果,為身體提供水分、膳食纖維和抗氧化成分,對皮膚健康有利,如藍莓、奇異果、聖女果等。

暑去涼來,秋意漸起

風從夏天吹過

在你心裡留下了什麼?

是清涼甘甜的西瓜、荷葉上的露珠

還是曬得黑黝黝的皮膚……

若要用一句話告別夏天

那會是什麼呢?

↓↓↓

一句話告別夏天

「聽說要開學了。」

「一夜透雨,寒意沁胸,我秋天了。」(木心《雲雀叫了一整天》)

「有些時光就像深吸一口氣然後憋住,整個地球都在盼著你的下一步。有些夏日拒絕結束。(雷·布拉德伯《夏日永別》)

「夜裡下了一場雨,我總覺得,天是因為不捨得告別夏天,才哭了這麼一場。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劉言史《立秋》)

「有些東西即將結束。肯定不是世界,而是夏天。日後還有別的夏天,但不可能跟這個一樣。永遠不可能。所以說,最好盡情享受這個夏天。(特里·普拉切特&尼爾·蓋曼《好兆頭》)

「從沒有人說過八月什麼話,夏天過去了,也不到秋天。(林徽因《八月的憂愁》)

「其實秋天不是秋天,秋天是夏天努力地進行著停止的那段時光吧?」(李娟《阿勒泰的角落》)

冬棗上市了,朋友圈開始賣月餅。吃西瓜總覺得不甜,也怕涼著腸胃。蟬聲離得遠,不像之前那樣聒得人心煩,仿佛它們有個與我不一樣的夏天,正落潮般秘密撤退。青龍湖的白鷺飛過開闊的水面與碧蘆,飛進黃昏淡紫色的鏡天。我們在下雨的晚上,懶懶說話,人也有了三分秋意。睡覺時整夜吹風扇,醒來手臂酸酸的,莫名生出病枕蕭條之感。外公在電話里說,家裡又要打穀子了。(豆瓣網友@粟冰箱)

用一句話告別夏天

你會說什麼呢?

來源:貴州教育發布

編排:陳 美  責編:邱濟民

校核:孟從伍 審發:常 海

承辦:畢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政務公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