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家住寧波的秦女士(化名)染了一種「怪病」:

好端端的突然感到天旋地轉,噁心嘔吐

尤其是在晾曬衣服、蹲下擦地板時頻頻發作

雖然發作時很嚇人

但稍作休息就好了

家裡人打趣她

是不是在逃避家務?


「怪病」纏身,一幹家務就發作


家住浙江寧波的秦女士出現這種「怪病」已經有好幾個月了。


秦女士仔細回憶了一下

「頭暈」病集中在

她做晾曬衣服抬頭動作

擦地板、繫鞋帶等低頭下蹲動作

有時會在睡覺躺下或起床的時候發作

一開始,秦女士以為是「頸椎病」發作了。就來到當地醫院骨科就醫。經過檢查,她的頸椎等各項情況都很正常。

就診了內科後,查了頭顱磁共振也正常,醫生說「腦動脈供血不足」,用了藥,打了針,但情況仍未得到絲毫緩解。秦女士被「怪病」折磨得不敢睡、不敢抬頭、不敢低頭、不敢一個人走路。
輾轉多個學科後,秦女士到
神經內科就診。聽完秦女士的病情描述後,醫生幫她做了一系列檢查,初步判斷她得的是「耳石症」。於是,秦女士在診室做了體位誘發試驗來進一步確診。

果然,秦女士的嚴重不適再次襲來。醫生發現,秦女士在做右側半規管誘發試驗時眼球向上向下不停震顫,完全符合後半規管耳石症的症狀。由於秦女士病情不輕,隨即她安排耳石手法復位。
經過手法復位及前庭康復治療,秦女士的情況大大好轉。哪怕重複做抬頭低頭、舉高下蹲的動作,那種天旋地轉的感覺也不會出現。


耳石是我們常說的耳屎嗎?

耳石症,這個診斷,只是我們臨床上的一種通俗的叫法,其實它有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因此從字面上,我們可以很好的理解:

第一:這種「眩暈」是一種良性的疾病,不會像腦梗或腦出血一樣,出現生命危險。
第二:它的發生(眩暈)一般只在體位改變的時候出現,就如上面介紹的常見的幾個體位;因此它又叫「位置性眩暈」;並且每次眩暈持續的時間一般在1分鐘以內就緩解了。

那耳石是我們常說的耳屎嗎?

我們說的「耳石」,並非耳道內的「耳屎」。耳石顆粒位於內耳的耳石器上,而耳屎位於外耳道內。

耳石從何而來,是真的石頭?

還是像腎結石或膽結石一樣

是後天自己長出來的呢?

耳石顆粒是一種真的石頭,研究發現它其實是一種碳酸鈣結晶,跟腎結石和膽結石是不一樣的。

耳石顆粒與生俱來,位於內耳兩個耳石器( 橢圓囊斑和球囊斑) ,每個人都有這個耳石顆粒,正常情況它維繫著人體的平衡。

如果沒有這個耳石,我們的生活將非常痛苦,因為缺少它我們無法維持正常的平衡功能,無法行走,也無法生活。

這種病發作起來,數秒或數十秒後會好轉,然而做了某個動作又會再次發作,反反覆覆,令人煩惱。

耳石每個人都有

為什麼有的人的耳石會脫落呢?


關於耳石脫落的機制及誘發因素,可能與以下情況有關。

○ 勞累、熬夜、壓力大、精神緊張、焦慮等精神心理因素。
○ 高血壓、糖尿病導致的末梢循環供血障礙。
○ 女性更年期時,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缺鈣。
○ 耳石器老化,導致橢圓囊斑或球囊斑退行性改變。
另外,一些繼發性的因素,也可引起耳石脫落,例如:
① 突發性聾;

② 前庭神經炎;

③ 耳部外傷;

④ 耳朵受到震動;

⑤長期一個固定臥位睡覺,耳石因長期重力作用導致脫落等。


但由於認識不足,很多患者往往把眩暈跟高血壓、腦供血不足、頸椎病等疾病聯繫起來,在臨床上有時也會被誤診為眩暈症、頸椎病,做了不少影像檢查或長時間吃藥、輸液治療,效果卻並不理想。

如果您有眩暈反覆發作的情況,尤其是症狀與體位變化相關,則應該考慮是不是得了耳石症,可到各大醫院神經內科看專門的眩暈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