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投稿】64歲的林大爺(化名)住在農村,最近幾天一直感到胸口疼痛。終於忍不住,他決定去市裡的醫院看看。到了醫院,接待他的是一位很年輕的男醫生,張醫生(化名)。「哪裡疼?」張醫生問。「就是胸口痛。」林大爺模糊地回答。張醫生再問:「是劇烈的還是鈍痛?」

「很痛。」林大爺仍然只能這樣回答。由於林大爺的描述不明確,張醫生有些遲疑,不確定是否需要立即做心電圖。這時林大爺突然發火了。「叫你們領導來,問半天了,什麼檢查都不做!」林大爺大聲說。

張醫生勸道:「您先坐,看看別人是怎麼說的。」這時,後面一個年紀不大的病人掏出手機,用專業的醫學詞彙清晰地描述了自己的症狀:發病時間、部位、程度、性質、持續時間、伴隨症狀。張醫生聽後立即為他做了心電圖,確診為急性心梗。

醫生告訴大爺,跟他們描述病症準確又講清楚關鍵點才能讓醫生更快地做出準確的診斷,還能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延誤。最終張醫生也為林大爺做了心電圖,幸運的是並沒有大礙。但這次經歷給林大爺敲響了警鐘,讓他明白了與醫生準確溝通的重要性。


隨著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和壓力,人們的健康狀況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多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疼痛可能是最常見的身體不適之一。當我們感到疼痛時,尤其是一些持續或嚴重的疼痛,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幫助是至關重要的。如何與醫生清楚地溝通我們的症狀,往往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主觀性

疼痛是一種主觀體驗,每個人的感受和描述都可能有所不同。在與醫生交流時,要儘量準確地描述疼痛的性質、強度、持續時間以及可能的誘因。使用一些具體的形容詞,如「刺痛」、「脹痛」、「鈍痛」等,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理解你的感受。如果可以,可以使用疼痛評分來描述疼痛的程度,比如0到10分,其中0表示無痛,10表示劇烈難忍的痛苦。

二、位置

準確描述疼痛發生的位置對醫生確定可能的病因至關重要。你可以使用手指指向疼痛的部位,或者使用人體圖來標註。如果疼痛會放射到其他部位,也要告訴醫生這些信息。背部的疼痛是否放射到了腿部,這些細節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了解病情。

三、持續時間

疼痛的持續時間可以是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醫生判斷疾病的性質。有些疼痛可能是急性的,突然出現並持續一段時間,而另一些可能是慢性的,持續存在或間歇性發作。描述疼痛出現的頻率和持續時間,對醫生進行初步的判斷非常有幫助。

四、輔助症狀

除了疼痛本身,你還應該關注並描述伴隨的其他症狀。是否伴隨著發熱、嘔吐、頭暈、呼吸困難等。這些輔助症狀可能對醫生進行診斷和區分疾病有很大幫助。

五、誘因和緩解因素

嘗試回想一下,是否有一些特定的活動、姿勢或時間會加重疼痛,或者有一些方法可以緩解疼痛。站立或坐下時是否會有不同的感覺?這些信息有助於醫生更好地了解疼痛的來源和可能的病因。

六、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

與醫生分享你的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同樣重要。某些疾病可能具有遺傳傾向,而你的既往病史可能與當前的疼痛症狀相關。之前的診斷和治療經歷也可以為醫生提供有關你健康狀況的線索。

七、一些在就醫之前需要準備的方面

1、症狀和病史記錄: 在看醫生之前,儘量詳細地記錄您的症狀、持續時間、出現的頻率等信息。也要了解自己的病史,包括過去的疾病、手術、藥物使用情況等。

2、醫保和醫療記錄: 準備好醫療保險信息,確保您的醫療保險是否涵蓋就診費用。如果之前在其他醫院就診過,最好帶上之前的醫療記錄,有助於醫生更全面地了解您的情況。

3、藥物和補充劑信息: 列出您正在使用的藥物、保健品、維生素等信息,包括藥物的名稱、劑量和頻率。這有助於醫生了解您的用藥情況,以便做出更準確的醫療建議。

4、問題清單: 提前思考您想要問醫生的問題,將這些問題列成清單,以確保在就醫時不會遺漏重要的信息。這有助於您更全面地了解疾病情況和治療選項。


與醫生清楚地交流是獲得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的關鍵。在這裡,「疼」與「痛」成為你與醫生溝通的橋樑,而六個關鍵詞則幫助你全面地描述你的症狀。要記住,醫生是專業人士,他們樂意傾聽你的問題,幫助你找到解決方案。在醫患溝通中,坦誠、準確、詳細是你最好的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