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體檢的項目不是千篇一律。如果以個人的形式體檢,醫生建議「一加X體檢模式」。「一」是基本的項目、必選的項目,「X」是備選的項目。

年輕人或許會認為,體檢最重要的就只是抽血、查B超、做胸部CT,其實不然。制定的體檢項目,都有其臨床意義。例如身高體重,量身高再測體重,就能算出體重指數BMI。BMI作為一個輔助的指標能夠從一個角度來反映出人的肥胖程度、健康程度。

又如眼科,體檢者進入眼科以後,醫生一直在觀察:體檢者眼睛是否有腫物、突出、凹陷,是否有斜視。體檢者在臨床上沒有不適的症狀,但可能已經有疾病徵兆。比如,體檢者眼壓升高,之後可能會有青光眼,患青光眼時間久後,如果壓迫到視神經,會引起失明等嚴重後果。

通過鼻咽鏡可以看出鼻咽部的囊腫,耳鼻喉科的體檢可以檢測出咽喉的水腫發炎、耳部的問題。除了基本檢查,還可以加上幽門螺旋桿菌、肝炎指標、傳染性指標的檢查。

體檢需要預留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一年一次的體檢非常必要。

01 30+人群體檢要注意什麼

30歲之後,如果體育運動下降、開始發胖,這類人群要注重血糖、血脂這類指標,30多歲的人群頸椎病發病率比較高,可以進行頸椎的放射性檢查。

網絡圖

02 40+人群體檢要注意什麼

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的體檢要開始注意惡性腫瘤的篩查以及胸部CT。女性體檢者要尤其重視鉬靶、婦科HPV、TCT(宮頸細胞學的檢查)等項目。

03 50-60歲人群體檢要注意什麼

50歲以上的人群,需要考慮胃腸鏡檢查,部分人群激素水平下降,需增加骨密度檢查。

60歲以上的人群,可以每年進行一次相對比較全面的檢查。

資料:上海科普

編輯:周加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