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寧波市鄞州區第二醫院產科關閉一事引發輿論關注。根該院公告,定於2023年9月18日起不再開展孕產婦診療業務。

今年,國內有相當一部分醫院也做了類似的操作,嘉興平湖市衛生健康局在今年2月宣布,市中醫院搬遷至新院區(新華南路1800號)後,繼續開展婦科門診和住院診療服務,不再保留產科分娩相關診療服務。

浙江溫州市平陽縣中醫院宣布原婦產科自2023年9月15日起停止產科分娩服務,仍保留婦科和產前門診篩查以及計劃生育(人流、上環、取環等)業務。

2023年5月7日,溫州蒼南縣中醫院發出公告稱,即日起開始暫停產科助產服務(產科門診照常開放)。

廣州市番禺區新造醫院4月3日公告介紹,新造醫院暫停產科住院分娩和高妊娠風險產檢,僅保留妊娠風險等級為綠色的門診產檢項目(即無高危因素、無合併內外科疾病等)。

廣西來賓市武宣縣祿新鎮中心衛生院宣布自今年6月1日起婦產科停止接產。

廣東還有多家醫院縮短接診時間,關停夜間接診業務等等。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根據紅星新聞當時的報導,蒼南縣中醫院婦產科一名醫護人員向記者介紹,分娩的數量很少,(繼續)干就沒有意義了,「我們沒必要跟大家在『獨木橋』上走,這樣也沒有什麼優勢。」

看起來醫院的業務也和公司的業務一樣,缺少需求就要調整業務範圍和力度。從這個角度看,全民生育熱情一直在下降,導致醫護機構不得不關停並轉相關業務。

這些例子基本上都出現在南方沿海地區,是不是說明南方沿海地區醫療服務密度相對較大,所以競爭就更加激烈,市場的萎縮養不活那麼多醫護人員。北方暫時還沒有看到這方面的報導,或許那些地方的醫療機構密度還能維持,沒有南方這麼大的壓力。

為什麼四十年來社會一直發展較快,生活質量也有明顯提升,生育率卻是反向而行?這絕不是生活壓力大導致不想生孩子這個原因。古代的農村生活壓力比如今大的多,生出來就存在養不活的風險,比如今僅僅是擔心教育費用太高完全不在一個層次,可那個時候壓力越大人們越要多生,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值得大家探討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