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寧波晚報

「陸醫生,我們去了好幾家醫院,都說要手術。孩子太小了,怕手術影響手部的活動度,您給看看。」「我們一家特地從湖北來寧波看骨傷科。」……

上午7時許,海曙區鼓樓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骨傷科已經人頭攢動。每天,骨傷科主任陸君玉和4個徒弟要接診患者兩三百人次,其中有不少人是遠道慕名而來的。2019年,該院骨傷科被評為寧波市基層特色名專科。

正骨前後的對比圖

他徒手「拗骨頭」,5秒鐘復位

13歲的小冬(化名)右手打著石膏。小冬父親憂心忡忡地說,一周前,小冬在學校里受傷,右手掌骨骨折。這幾天,他們已經跑了好幾家醫院的骨科,都說要做手術。

「畢竟是手術,我們很擔心,需要打麻醉,打鋼釘會影響手掌和手指的活動度,恢復也需要較長時間。親戚推薦我們來這裡,說可以不動手術。醫生,這情況可以不動手術嗎?」小冬父親急切地問。

「別急,能正骨的,我們就正骨,儘量不讓孩子吃手術的苦頭。」陸君玉邊安撫,邊拆開小冬右手固定的石膏。拆除石膏後,可以明顯看到,孩子右手小指附近有彈珠大小的鼓包,這是骨折導致的。

考慮到這一周來骨折部位可能有移位等變化,陸君玉建議小冬先做個手部CT,以便了解骨折部位的最新情況。

「確實是掌骨骨折,無名指和小指的骨頭都摔斷了,造成了遠端錯位。這個可以通過正骨接上的。」陸君玉指著CT圖像,篤定地說。

陸君玉告訴記者,正骨,寧波話叫「拗骨頭」。說著,他讓家人抓住小冬的胳膊,自己雙手托住小冬的手,再輕巧地往前一拉,又輕柔地按了幾下。

「好了,接上了。」小冬還沒來得及叫痛,陸君玉就表示已經接上了,全程只用了5秒鐘左右。

這麼快就接上了?小冬家人將信將疑地帶著孩子又去拍了一張片子,回來時,臉上滿是驚喜——CT複查顯示,骨折的位置已經復位了

陸君玉說,後續通過杉樹板固定、貼敷自製膏藥等物理治療,小冬的手將在一個月內恢復如初。

陸君玉在給患者正骨

小夢(化名)的父母帶著孩子特意從湖北前來複查。「孩子肱骨下端骨折,當地醫院也說要做手術。我們在網上找到了陸醫生的聯繫方式,發了孩子的檢查單子向陸醫生諮詢,陸醫生說可以通過正骨來復位。我們就特地來寧波,效果很好,當場就接回去了。這次來複查,骨頭長得很好。」

中午11:45,記者離開時,診室外還有不少患者在等待正骨。

成就感來自讓病人少吃苦

手機里存著幾千張骨折照片

陸君玉告訴記者,陸氏傷科已經有近400年的歷史,治療特點是不開刀、不打釘,採用不同手法正骨,杉樹皮夾板固定,外敷中藥貼敷來診治骨折。這樣能大大減輕骨折病人的痛苦,也降低了醫藥費負擔。

「這個外來務工人員是小指骨折,這個孩子是橈骨下端骨折……」陸君玉打開摺疊屏手機,一邊滑動照片,一邊向記者講述起背後的故事。

他的手機相冊里幾乎都是黑白的CT照片,有骨折圖,有正骨後的圖片。為了更好地看片子,他一直以來都特地使用大屏幕的摺疊手機。

陸君玉介紹,正骨靠的是手法和經驗,治療時間雖然只有短短几秒,但需要日復一日的練習。「現在,很多人一提到骨折,就想著打石膏或者手術。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說,針對四肢骨折,正骨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法。手法上講究輕、巧、快、准,動作要輕,手法要巧,要快,把骨頭正到位了再加以固定,骨頭的生長速度和恢復能力很驚人。」陸君玉說,在基層從醫幾十年,看到無數病人因正骨技術而受益,自己也成就感滿滿。

他也提醒市民,受傷後要及時就醫。哪怕當時不疼,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很可能已經骨折了。在水腫形成前復位,穩定性好,不容易移位,治療事半功倍。

採訪當天,68歲的徐阿姨前來就診,她一周前摔了個「屁股蹲」,這幾天都能走路,但是走路的時候腹股溝疼痛。徐阿姨認為自己能走路,肯定沒有骨折,可能是肌肉或筋絡傷到了。經檢查,徐阿姨股骨頸骨折並錯位。陸君玉表示,如果徐阿姨在摔傷當天就及時診治,能少吃苦頭,療效也更好。

來源 寧波晚報 記者 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