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國家眼裡亞洲人都長得差不多,就跟我們看外國人一樣,若是對方沒開口,根本搞不清楚來自哪一國。台灣因為是中國的鄰居,因此外國人很常會誤認,沒想到竟有人利用這一點來投機取巧。最近日本福岡就有中國人開起台灣餐廳,偽造員工資料來詐領補助金,讓不少日本網友討論起「如何區分台灣人和中國人」?

    
示意圖。圖片來源 / SCMP

 

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日前在臉書上分享一則新聞,內容是福岡縣有一家開台灣料理的中國籍店主,因為在疫情期間偽造員工資料,領取了當地政府57萬日元 (約新台幣12萬) 的疫情補助而遭到逮捕。然而新聞底下的留言除了批評該名店主詐領補助的行為外,更多網友是認為中國人冒充台灣人開店欺騙消費者更不對。

圖片來源 / 臉書 (矢板明夫)

 

矢板明夫因為覺得這樣的現象很有趣,調查後竟發現「中國人冒充台灣人開店」這件事並不是單一個案,指出因為中國國內的反日浪潮導致其形象受到嚴重打擊,在日本的中國料理店客人相對減少;反觀台日關係近來不斷升溫,台灣料理也越來越受到日本消費者的青睞。於是網上開始出現「哪家店才是真的台灣料理?」、「如何區分台灣人和中國人?」的討論。

示意圖。圖片來源 / japan rail pass

 

矢板明夫歸納出5個日本網友分辨「正港台灣人」的方法,包括「店內裝潢喜歡用紅色、金色,大部分是中國人;相對而言台灣人喜歡低調一點的顏色」、「中國人說話聲音大;台灣人說話聲音小」、「菜單裡面有滷肉飯的,是真的台灣料理。沒有的一定是假的」、「看店員胸前的名牌,3個字名字的是台灣人;2個字名字的是中國人」。

示意圖。圖片來源 / SBS

 

最後一招則是「和店員聊天『我很喜歡台灣這個國家』,若對方馬上反駁『台灣不是一個國家』,那一定是中國人」。矢板明夫坦言,雖然這些方法有些武斷,但也算是日本人生活的智慧。台灣網友看完後掀起熱烈討論,「最後一招是開大絕了吧」、「聊天的方法最有效」、「其他的都能騙,只有最後一個方法最有效」、「我很喜歡台灣這個國家,這個最準」。螢幕前的你又是如何分辨台灣人和中國人呢?

圖片來源 / 臉書 (矢板明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