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你一定也會覺得很不舒服吧,走在路上都要人擠人。而且要是有什麼娛樂設施或者買點吃的,都得排隊排到天昏地暗,是不是覺得很不爽?自然是非常不爽,就像假期去熱門景區那樣。換位想想,對於我們的龜又何嘗不是這樣呢,空間和距離,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距離產生美,不是沒有道理的。

我們飼養水龜需要多少空間才不算密度太大?飼養密度大,就像是擠在小屋子裡,這樣的資源的分配也會少很多,不是對每隻龜都不好嗎?只有爭奪才行,這就引起諸多問題了。那麼如何界定是不是高密度飼養了,要怎麼看呢?我們探討探討唄。

這主要取決於龜的種類、大小、活動量以及生活習性。一般來說,一個寬敞且多樣化的飼養環境可以提供水龜足夠的活動空間,防止密度過大引起的健康問題。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影響飼養空間的因素。龜的種類就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所以你自己養了什麼龜,你作為飼主得知道吧。

不同的水龜種類對飼養空間的需求各異。例如,一些水龜種類如蛋龜,錦龜等相對較小,對飼養空間的需求也相對較小,這也是它們的絕對優勢。所以這麼火,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而一些大型的水龜種類如亞巨、廟龜、鱷龜等則需要更大的飼養空間。

水龜的大小也是決定飼養空間的重要因素。小龜可以在較小的容器中飼養,而大水龜則需要更大的容器。此外,如果水龜成長迅速,飼養者還需要及時調整飼養空間以適應它們的成長需求。

龜的活動量也是決定飼養空間的重要因素。一些好動的品種和個體,如巴西龜、西非等等,需要較大的活動空間,而一些較為安靜的品種和個體如瑪塔,則對飼養空間的可以需求相對較小。就像我們知道,鱷龜,不管是小鱷還是大鱷都需要大的飼養空間,那是因為它們本身就很大。但其實它們的飼養空間又不大,這怎麼解釋呢。你看,不少人其實就是一個比它們身子大一些的玻璃缸飼養,因為它們平時除了進食,其他時候都很安靜,根本不怎麼動,需要的空間也可以小些。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如何確定適宜的飼養空間。了解龜的生活習性是確定適宜飼養空間的關鍵。就是那些活潑的還是喜歡安靜的,這個自己很快就能觀察到了。

根據龜的大小和活動量,選擇適當的飼養容器大小。一般來說,一個適宜的飼養容器應該足夠大,讓水龜可以在其中自由活動,同時也要注意容器的深度,以確保水龜可以完全浸泡在水中。小編以前說是至少滿足龜自身體積五倍以上的空間,現在有的龜友認為,其實應該十倍左右才好。

其實對於我們家庭飼養,當然越大的空間越好,我們提供的空間大又能大到哪去呢?如果說你一個池塘養一隻龜,那肯定是絕對的浪費。

設置適當的曬台地和活動區域。在飼養容器中設置這些後,可以讓龜在不同的時間點進行休息和活動才算是足夠的。

一個盆,一個桶,確實也可以飼養龜,但是為了更好的飼養體驗,更長久的飼養,還是要有一個適當的飼養容器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