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當前,我國居民在卒中患病與治療負擔上面臨著嚴峻形勢。腦血管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全球範圍來看,25歲以上人群罹患中風(腦卒中)的終生風險為24.9%,我國這一數字接近40%,即有四成的人從25歲開始就有可能發生中風。

據國家衛健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的數據,2020年,我國40歲以上居民中風患病率為2.61%,發病率為505.23/10萬人,死亡率343.4/10萬人;由此測算,2020年時全國40歲以上人群中有約1780萬卒中患者。事實上,這一數字每年還在遞增。

什麼是中風?


中風是指腦的某一動脈突然阻塞或破裂,因失去供血而導致局部腦組織壞死(腦梗死)並產生突發臨床症狀。 大多數中風為缺血性(腦血管阻塞),但有一部分是出血性中風(動脈破裂)。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類似於缺血性中風,但無發生永久性腦損傷,症狀通常可在1小時內消失。

中風有哪些症狀?


  • 中風的症狀通常包括以下幾種:
  • 身體一側突然變弱和/或麻木
  • 突然出現復視或其他視覺障礙
  • 突然意識混亂或頭暈
  • 突然且嚴重的頭痛
  • 身體某部位突然喪失感覺
  • 言語或吞咽困難
  • 喪失平衡或協調
  • 喪失意識
  • 失憶或注意力缺失
  • 突然出現面部偏斜並流口水

如果您出現上述任何警示體徵,請務必迅速就醫。

中風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患有以下疾病的人中風的風險較高:

  • 高血壓
  • 心臟病
  • 重度飲酒
  • 血液膽固醇水平偏高
  • 患有糖尿病
  • 吸菸

其他風險因素包括:

  • 年齡增長
  • 既往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 中風家族史
  • 不常見的遺傳或先天性疾病

中風怎麼治療?


中風的治療方法有多種,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以及物理治療、言語治療和職業治療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中風類別(如缺血性中風或出血性中風)、中風病情的嚴重程度、患者是否有其他病態出現以及中風對患者生活的影響程度等,透過跨專科部門的緊密合作,從而為患者提供準確的診斷和適切的治療。

如何預防中風


要預防中風,除了要定期做身體檢查外,還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近年,中風亦有年輕化的趨勢,故年輕人亦應多加注意個人健康,以減低中風的風險。

1、奉行健康均衡的飲食模式,令血壓、血糖和膽固醇保持在理想水平

2、患有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心臟病的人士,須定期接受檢查和適切的治療

3、不要吸菸:吸菸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纖維蛋白素的含量,容易造成血凝塊,導致血管阻塞

4、作息定時、運動適量:成年人每星期應進行不少於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運動。針對年紀較大的人士,在天氣寒冷時做運動要多加小心,因低氣溫容易造成血壓上升、心跳加速,反而有可能增加中風的風險

5、控制體重:除了BMI是一個可參考的指標外,腰圍尺寸也可作參考。亞洲成年男性的腰圍應在36寸以下,而女性則應保持在32寸以下

6、學習處理負面情緒

總的來說,中風的預防和治療皆需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和體態。一旦發現身體健康指數失衡,就應儘早向醫生求助。若出現中風的先兆,家人要把握黃金3小時將疑似中風患者送院急救,這有助減低中風造成的身體功能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