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舉辦「114年長者量六力互動式特展開幕」記者會,「噴射機阿嬤」也分享自身經驗。(圖/記者張乃文攝)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截至114年6月,65歲以上長輩已超過450萬人,佔全國人口19.6%。對於維持老年生活品質,國健署參照世界衛生組織,提出6大內在能力指標評估。而對於長者的活躍,在2025雙北世壯運奪下100公尺短跑金牌的88歲「噴射機阿嬤」也分享親身經歷,鼓勵大家一起多活動。

國健署今(30)日舉辦「114年長者量六力互動式特展」記者會,展場共有9大展區,內容採用靜態呈現與動態體驗並行,搭配互動遊戲設計,引導長者及照顧者,可深入了解自身內在能力狀況,並學習如何於日常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活動現場更邀請於今年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世壯運)奪得100公尺短跑金牌的88歲「噴射機阿嬤」潘秀雲分享自身經驗。潘秀雲說,自己63歲才開始運動,年輕的時候可說是的「懶人」。

潘秀雲提到,其實58歲那一年,腳就壞了,但仍堅持不開刀,自己拿拐杖到陽明山訓練,自己決定生活方式。她表示,腳好了之後,也被同學鼓勵出來當運動員。

潘秀雲也分享,自己曾登頂非洲吉力馬札羅山,至今也都還在銀髮族協會工作。她表示,平時的運動就會以打網球為主,直到要比賽前才會認真練習跑步。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也說,對長者而言,6大面向都非常重要,其中行動、視力及聽力更是要留意的部分。他認為,若檢測有問題就要到醫療機構處理,借助醫療輔助,如肌耐力、營養等。

吳昭軍表示,今年全國約有82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跟擴增的分中心,共139位的社區營養師。希望透過營養師的協助,評估長者的營養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