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難免會有睡不好的時候,「失眠」也成了文明病。不少人為了幫助入睡、提升睡眠品質,會選擇服用助眠的藥物或保健品,然而有研究就發現,長期使用1種成分的助眠劑,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Careica Health
根據媒體《New York Post》的報導,美國心臟協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近來發表一項研究,連續一年以上服用「褪黑激素」與部分成年人心臟衰竭甚至早死風險增加有關。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13萬名成年人長達5年的健康紀錄,發現經常服用褪黑激素的人患心臟衰竭的可能性高達90%,幾乎是沒服用人的2倍,住院的可能性也多達3倍。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Sleep Education
據了解,「褪黑激素」是大腦松果體所分泌的激素,主要功能是調節人體生理時鐘,這種神經激素在改善睡眠障礙、情緒障礙以及增強學習和記憶等方面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因此坊間有許多補充劑型的產品,儘管退黑激素通常被宣傳為一種安全的助眠劑,但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卻鮮為人知。

圖片來源 / 翻攝自SciTechDaily
心臟衰竭是指身體無法泵出足夠的血液到心臟和其他器官,而生活方式的選擇,包括長期睡眠不足,都可能導致心臟衰竭。不過現在研究顯示褪黑激素與心臟疾病之間可能有關聯,專家就示警,人們不應該自行每日依賴相關保健品來治療失眠,若真的有睡眠障礙困擾,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SCMP
大家一覺醒來會整理床鋪嗎?英國國民保健署 (NHS) 就建議大眾睡醒後可以檢查自己的枕頭和床單,若發現床鋪經常被汗水浸溼,很可能是癌症的症狀之一,應盡快就醫。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The Today Show
根據媒體《Mirror》的報導,多數情況下,癌症的症狀通常取決於在體內的生長部位,例如肺癌會導致持續咳嗽;腸癌可以透過糞便帶血來檢測。然而有些癌症病癥並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或誤認成其他疾病,「盜汗」就是其中之一。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Northshore Dermatology Center
英國國民保健署 (NHS) 就表示,「夜間盜汗 night sweats」是指在睡眠時大量出汗,即便睡眠環境其實是涼爽的。導致夜間盜汗的原因有很多,像是更年期、焦慮、低血糖症、多汗症等,有時藥物也可能造成出汗情形,但若是在未知情況下出現嚴重夜間盜汗,起床發現床單、枕頭都被汗水浸濕,最好盡速就醫。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leep Health Foundation
NHS指出,嚴重的夜間盜汗可能是癌症的徵兆之一,包括白血病、骨癌、攝護腺癌、、腎癌、淋巴瘤、類癌腫瘤、間皮瘤、生殖細胞腫瘤、晚期甲狀腺髓樣癌等,都有可能造成盜汗症狀。NHS因此提醒,若夜間盜汗併發高燒、咳嗽、腹瀉、體重減輕等情形,就該提高警覺,建議盡快到醫院檢查。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Unsp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