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

  中評社台北6月11日電/近來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兩岸關係正從冷和走向熱對抗,其實依據蔡政府過去一年來的兩岸政策,這是必然的現象。除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外,還存在幾個對於兩岸關係的錯誤認知。   

”國政基金會”“國安”組高級助理研究員謝志傳今天在中央網路報撰文說,蔡政府上任以來,推動轉型正義,通過黨產條例,對國民黨進行清算。不少綠營人士認為國民黨只要沒有黨產,至少二十年無法再起,或就此灰飛煙滅,那民進黨就可以長期執政。不少綠營人士確信此論點,然而沒有國民黨存在的台灣,北京不會容忍下去。   

兩岸至今能維持脆弱的和平,在於國民黨代表的意義。中國國民黨代表著與大陸不可分割的面向,只要國民黨存在的一天,台灣內部還是有支持兩岸統一的聲音,大陸至少對內部有所交代,可以讓武統的壓力降低。然而這幾年台灣多數民意轉向拒統,以及年輕族群受去中國化教育後也趨向獨,使得北京最近提高警戒,並對“台獨”以及變相“台獨”提出警示,即可證明,當支持統一的聲音越來越弱時,北京的動作勢必加大。   

從今年世界衛生大會與去年國際民航組織,台灣無法與會,便知北京正加大力道壓縮台灣的國際空間,把台灣邊緣化。甚至奈及利亞要求台關閉設在首都阿布加的代表處,遷往拉哥斯;台灣參與今年五月在澳洲舉行的鑽石國際認證制度“金伯利流程”年度大會,被中國大陸代表團趕出會場,處處可見大陸對台灣國際交流與空間步步進逼。因此,不管台灣的民意做出怎樣的選擇,當兩岸缺乏共同政治基礎時,大陸便出手遏制台國際空間。更不用說當台灣內部支持統一的聲音消失殆盡時,北京會採取何種的舉動了。   

文章續道,亞洲週刊曾報道過日本記者發現台灣人對於美國與日本的信賴超乎想像,尤其是當兩岸發生軍事對抗時,鹹信美國與日本必會出兵協助台灣。如果蔡政府也秉持此種念頭,無異是把台灣往火坑推。當年台灣與美國不僅維持邦交,還簽署共同防禦協定時,美國只答應協防颱灣與澎湖,拒絕把金門與馬祖納入協防範圍。當年台與美國有邦交與共同防禦協定時,尚且對台灣的防衛如此設限,更何況現在雙方沒有邦交與軍事同盟關係,美國有何憑據出兵呢?日本與美國有安保條約,日本僅擔任美軍的後勤角色,美國沒有出兵,日本怎會有動作呢?  

當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見面後,可以發現美國為了朝鮮問題尋求大陸協助,雙方關係大幅度改善之際,美國給予台灣的協助也只是口惠。北京召開一帶一路論壇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派遣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與會,同時轉交安倍的親筆信,顯示北京與東京的關係正在轉變。在這種情況下,把台灣的安全寄託在日本身上,無非是緣木求魚,更不用說日本與台既無邦交,也無軍事同盟關係。   

北京自兩岸分治以來,幾十年來對於兩岸關係的堅持就是一個中國原則。不僅在聯合國的2758號決議案,與其他國家的建交公報皆載明一個中國原則,試問北京能因為台灣的民意就退縮嗎?況且大陸內部的民意壓力也足以把中共政權壓垮,所以蔡政府認為台灣民意的展現,可以改變北京的立場是錯誤的。在過去一年來,北京重申在九二共識多次,如今漸漸轉變成一個中國原則,等於是快把九二共識這個覆蓋一個中國原則的詞語拋棄了,屆時蔡政府想要回到九二共識恐怕也是難事。   

民主自由是普世價值,但是民主自由無法保障台灣的安全,二戰的波蘭,越戰的南越,信守民主自由,照樣亡國。國際政治講究實力,而不是空洞的價值觀,如果民主自由可以捍衛台海現狀與和平,那歷任政府無需購買武器裝備強化“國防”實力。民主自由是建構在足夠的軍事力量保障基礎之上,不是靠言語就可維護。當台灣高舉民主自由時,可惜台灣的民主淪為民粹的殿堂,殊不知被許多國家看笑話,更遑論北京了。   

假定蔡政府依舊漠視兩岸關係對台灣生存的重要性,持續對兩岸關係抱持錯誤的觀念,不僅會影響到台灣的經貿發展,國際空間被緊縮,所以對外的交流皆會受到北京的阻撓時,台灣就真正成為一個孤島,而台灣的人才與資本只會以更快的速度外流,試問台灣成為空殼時,還有籌碼與北京談判嗎?恐怕唯有城下之盟等著台灣了。期待蔡政府正視兩岸關係,沒有處理好兩岸關係,才是危及台灣的生存與發展,也有負民眾所託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