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文采不好,寫的東西有點囉嗦,字和圖都比較多,但覺得還挺有用的,對以後想安裝記錄儀的朋友應該有點幫助,所以就分享出來了。

我吧買個東西特別糾結,總是喜歡比來比去的,之前買車就是,2013年買的高爾夫6,前前後後選了三四個月,天天上論壇,找朋友推薦,看網上推薦,最後終於選了高6,開了這麼多年,覺得之前的選擇沒有錯,這車咋開咋舒服。

有點跑題了,本來我覺得記錄儀沒啥必要裝,但是前段時間出了個新聞,大家應該都看了,轎車出小區停車場,一個女的騎電瓶車帶著孩子就過來了,離車好幾米呢突然摔倒了,說是被轎車嚇的要賠錢,最好轎車賠了幾百了事,雖然我不是那個車主,但覺得挺憋火的,想著自己以後遇到碰瓷了豈不是懵逼了,就留意著想買個。

開始朋友給我推薦了雲鏡、360、小米這些,但我總覺得這些不是專業做行車記錄儀的,而且裡面功能太多太雜了,老感覺不專業,於是就在網上找,看有沒有口碑好的,比較實用的。

選來選去,從某寶買的道可視的360全景行車記錄儀,名字還挺長的。

選這個主要是看中了它原廠安裝和360全景倒車影像功能,它共有四個攝像頭,倒車時能更輕鬆,我老司機了不需要,但是家裡LD剛學會開車,女司機還是裝個好點的倒車影像吧, 它剛好合二為一,就選它了。


開箱啦,好大一箱,包裝還不錯,挺緊實,沒有破損。



前後左右四個攝像頭、OBD倒車數據線、主機、各種線、遙控器。這個行車記錄儀不是簡單接個線就好用的,還要拆裝中控,挺麻煩的,老闆給我聯繫了個當地的師傅,前後花了四五個小時才裝好。


第一次見自己的車拆成這個樣,說實話當時心裡還是有點難受的,不過師傅的手藝不錯,卡扣都沒斷,不用擔心以後會有異響啥的。


需要先把主機拆掉,然後把行車記錄儀的主機裝上,把線都連接好。


看到這麼一坨亂七八糟的線,慶幸沒自己裝,不然拆掉了肯定是一臉懵逼了。

打小就這樣,拆家裡的鬧鐘,拆完裝不上了,要麼多出幾個螺絲,哈哈小時候跟我一樣調皮的舉手。

師傅的手藝不錯,挺細緻的,一看就是經常玩電路的。


一共來了倆師傅,一個在車裡弄主機,還有個小哥在外面接線,裝攝像頭,外面那麼熱,辛苦小哥啦。


裡面的主機差不多接好線了,不得不說這師傅手藝真贊,黑膠帶包線包的都特別整。


接好線了,現在螢幕亮了,看來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師傅正在對著說明書看怎麼調試,雖然我看不懂,但覺得師傅好專業的說。


這時候外面的小師傅開始走線了,他們打算從C柱到B柱然後到A柱,我看著對車沒啥傷害。


現在主機調試的差不多了,線也接好了,師傅開始設置功能了,給師傅贊一個。



下面就要拆拆拆了,因為要把攝像頭裝在倒車鏡下,所以先拆門板,方便走線,從這看高爾夫的做工還是不錯的,用料沒咋節省,我是個門外漢,不要噴哈。


後視鏡整個拆下來了,鏡片下面有個卡扣,用一字改錐就撬一下就出來了,這要是我估計直接就把鏡片撬碎了。


一共前後左右四個攝像頭,都裝好了,師傅說下面就快了,把線收好接好就行了。


前攝像頭裝在大眾標上了,感覺哪裡怪怪的,有點突兀。



現在全部都裝好了,倆師傅簡單的做了個場地,用來標定、測試誤差了畸變,真是好專業。

這個倒車影像其實跟我們原廠的差不多,只不過做了一些升級。它有四個攝像頭,根據車輪角度和車身尺寸,拍攝實時場景後傳輸到主機上,主機把這些影像處理還原後展現在顯示屏上,能做到360度無死角,比傳統的記錄儀和倒車影像都厲害多了。


用了幾天,說說感受吧。

我覺得這更像是原廠升級,不像是加裝,因為主機、顯示屏啥跟車都是嚴絲合縫的,裝的時候雖然麻煩點,但是沒什麼意外發生,還是挺順利的。

試了半個月,說下感受吧:

這個用起來太棒了,從此就不怕碰瓷的了,我看網上有很多倒車影像是只能看後面,側面和前面都是看不到的,如果側面發生了碰撞或者有人碰瓷,那行車記錄儀還有什麼用啊。

我家門口是一條小路,大概有幾百米長吧,路旁邊經常有車停著,路又窄橫著只能勉強走倆車,媳婦開車出去的時候我特別不放心,生怕她給人車颳了,又走保險賠錢的麻煩事。



現在她開車的時候使用360全景行車記錄儀,打開雙閃之後,後視鏡兩側的攝像頭會啟動,直接用俯視的角度看到車兩邊的情況和距離,再走家旁邊的小路非常輕鬆就通過了,這點特別特別好,安全性成倍往上升。


重點說下這個倒車影像功能,之前媳婦自己不會倒車,需要有人在旁邊指揮她,有時候她倒不進去我就特別急,她還生氣說我吼她了,裝了這個後現在倒庫、側方都是一把就進,。

我頭幾年開車都沒裝過這個,裝完才發現這個東西太TM好使了,現在路況那麼複雜,萬一突然竄出來個電動車共享單車啥的,沒剎住車,一個兩個高爾夫都不夠賠的,總體來說很滿意。

不過提醒各位朋友,買這個就別圖便宜了,買個穩定的、高清無死角的才是最好的,另外安裝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找個技術好的師傅,要是技術不好卡扣啥的都斷了,那以後開車各種異響能煩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