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會對孩子們表現出來各種蠻不講理、語出驚人的行為感到不解,其實那是孩子進入了“敏感期”的表現。

3-4歲(小班)孩子敏感期

1、色彩的敏感期

特點:對五顏六色的東西充滿好奇,喜歡不同顏色的搭配,開始對塗色活動樂此不疲。

建議:和孩子一起用各種顏色的塗色材料完成一幅“作品”,滿足孩子的色彩需求。在布置房間時,合理搭配各種顏色,將色彩融入環境。

2、執拗的敏感期

特點:這個階段的孩子經常把“不”掛在嘴邊,想要大人按照他的想法來,否則就會情緒化。

建議:遇到執拗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學會觀察與傾聽,了解孩子的需求。除了耐心地和孩子講解一些規則,還可以試著改變策略,和孩子一起發展生成新游戲。

3、藏、佔有欲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開始對“我的”、“你的”有了自己的概念,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具有很強的佔有欲,不願意分享。

建議:首先要明白這是正常的現象,不必刻意批評孩子。家長可以結合一些以“分享”為主題的繪本,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4、詛咒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喜歡說“壞媽媽”、“臭屁”,大人聽到這些詞語後反應會很強烈,孩子開始發現這些負面語言的力量,逐漸喜歡使用壞話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建議:初次聽見孩子說這類詞匯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詢問和引導,得知孩子的動機並且引向正確的說辭。如果孩子反復說這些詛咒的話,家長應該盡量保持平靜,讓孩子覺得這些話和其他語言沒什麼區別,當他們覺得這些詞語無法引人注意的時候,就會覺得無趣,不再接觸這些詞匯了。最不可取的是用批評的方式說教,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

5、語言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開始喜歡模仿周圍人說的話,可能還會時不時蹦出大人都難以置信的一些成語。

建議:這個階段可以幫助孩子擴充他們的詞匯量,最好把這些詞和生活環境相關聯,比如在介紹花朵、樹木等方面的詞匯時,可以帶孩子去戶外看花、樹葉的樣子。此外,大人要注意自身的言語,孩子模仿力極強,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不該說的“髒話”等等。

6、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特點:“今天穿的衣服顏色不對,我不要出門”,“沒有把鞋子放到床的左邊,我不能睡覺”,諸如此類的問題開始爆發,孩子做事要求完美,開始對吃、穿、用的物品逐漸有了自己的評價標准,對外界的評價非常敏感。

建議: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不要嫌麻煩圖省事而依大人的標准執行,保留孩子追求完美的標准,這是一份珍貴的品質。

4-5歲(中班)孩子敏感期

1、審美的敏感

特點:孩子開始對自己穿的衣服有了自己的標准,特別是女孩子,喜歡打扮自己。

建議:為孩子設置化妝間,投放各類供孩子裝扮自己的材料。此外,要給孩子的審美給予充分的肯定,給他們充分的自我探索空間。

2、出生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喜歡問自己從哪裡來,不停地打聽自己的出生。

建議:不管是老師孩子家長,面對這樣的問題,都不能應付了事。在幼兒園,老師可以結合一些生命的繪本,告訴孩子生命的由來。家長也可以參考一些科普文章和百科全書,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告訴他們生命是怎麼形成的。

3、情感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會主動表達“我愛你”,並且會不停地追問“你愛我嗎?”,情感開始細膩,表達自己情感的同時也關注別人對自己的情感。

建議:接收到孩子的情感表達的時候,要給予熱情的回饋,保護好孩子這份情感。

4、數學概念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對數字開始敏感,愛上數數,看到路邊廣告牌時會注意裡面的數字,等公交的時候會不停詢問這是幾路車。

建議:這是孩子數學敏感期的第一階段,家長要在這個期間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建立數學的概念。

5、性別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開始注重誰是男生,誰是女生,並且對男女不同性別特徵產生好奇。

建議:引導孩子認識身體的各類器官,區分男女性別。

6、婚姻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一開始會想要和爸爸、媽媽“結婚”,到了幼兒園之後想要和老師“結婚”,5歲之後選擇夥伴的傾向性變得非常明顯,開始有意識地在喜歡的同伴面前表現自己。

建議:老師和家長應該為孩子婚姻敏感期的到來感到高興,不要對這類話題避而不談,而應該給孩子更為自由的空間,家長也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覺得愛和婚姻是美好的事情。

5-6歲(大班)孩子敏感期

1、書寫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逐漸對符號、書寫文字元號產生興趣,書寫的熱情就像急流一樣無法阻擋。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能夠寫字的地方,經常家裡的牆面上留滿了他們的筆跡。

建議:家長可以嘗試在家中為孩子開辟一面牆或者一個特定的區域來滿足孩子的書寫慾望。

2、繪畫敏感期

特點:孩子繪畫和書寫敏感期是類似的,只要有筆在手,總想畫畫寫寫。專家指出,孩子在12周前,情感語言表達能力是不完善的,畫畫是孩子表達感情的一種最好的方式。

建議:給他個大白紙吧,對於寶寶的神作——不干預、不嘲笑、多鼓勵,就讓他畫出真實的自己。

3、社會性興趣發展的敏感期

特點:孩子渴望了解社會規則,喜歡扮演各類社會角色,並且建立角色所對應的規則。比如孩子扮演老師來照顧小朋友,安排值日生來打掃教室、整理玩具。

建議:在教學活動時,老師可以選舉一些小組長來帶領小組完成任務。此外,多讓孩子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比如去敬老院服務老人,去公園撿垃圾,讓孩子在體驗培養社會責任感,建立良好的規則意識。

4、動植物、實驗、收集的敏感期

特點:喜歡收集各種自然物,喜歡在家裡、幼兒園裡養蠶寶寶、烏龜、小兔子等等小動物,喜歡探索一切自然界的奧秘。

建議:這個階段,家長可以帶孩子去戶外探索大自然,讓孩子手機自己喜歡的動植物,和孩子一起觀察記錄,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和責任心。

小幼

幼兒園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陪伴。趁著孩子小,抽點時多陪陪孩子吧。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