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天天都在吃米,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米其實也是一個食葯兩用的良品。這麼一說,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這大米與健康養生有什麼關係呢?實際上,這大米不僅僅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被譽為「五穀之首」,但從本草的角度來看,也是有著四氣五味和功能主治的。
大米,又稱「稻米」,是非糯性稻穀製成的米,主要分為秈米、粳米、粘米幾種。
那麼,什麼是秈米呢?就是米粒細長或長橢圓形,長者長度在7毫米以上,蒸煮後出飯率高,粘性較小,米質較脆,加工時易破碎,橫斷面呈扁圓形,顏色白色透明的較多,也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
什麼又是粳米呢?它的樣子是圓圓短短的,吃起來的口感軟硬適中。
什麼是粘米呢?其實也是水稻的一種,米粒細而長,但米不粘。
但我們通常食葯兩用的往往是粳米,一般優質的粳米色澤呈透明玉色狀,胚芽部的顏色呈乳白色或淡黃色,聞起來有濃濃清香味,風味較佳。在中醫看來,粳米性味甘平,具有健脾養胃、補血益氣、益精強志、補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良好功效。
粳米用來養生的,可以說是米粥和米湯(又稱米油)。先來說說米粥,可以說是養生的良品。在古代很多養生大亨們都倡導「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如果是肺陰虧虛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用大米煮粥服用。
清代名醫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盛讚,「粥飲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再來說說米湯,《本草綱目拾遺》說「米油,力能實毛竅,最肥人」,可見米湯十分養人。
可以說,粳米的養生功效既能生津止渴,補脾益胃,又可增液填精,人人皆宜,尤其適宜老人、小孩、產婦、病人及身體虛弱者食用。
1.粳米佛手粥
取粳米50克,佛手20克,先將佛手用清水清洗乾淨,切成小片,放在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武火煮開10分鐘,把佛手渣去掉,再加入粳米和適量的清水,武火煮開5分鐘後,改為文火慢熬,粥熟後即可食用。這個粥具有和中解毒、行氣止痛的功效。
2.益智粳米粥
取粳米50克,益智仁5克,先將益智仁研為細末,備用;再將粳米淘洗乾淨後,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文火煮沸5分鐘,再改為文火熬成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益智仁粉末及調味品,煮熟後即可食用。這道粥具有溫脾止瀉、暖腎固精的作用,適用於腎虛、腹中冷痛等癥狀。
3.枸杞粳米粥
取粳米100克,菟絲子20克,枸杞子20克,先將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備用;枸杞用溫水泡軟,備用;菟絲子洗凈後搗碎,加水煮沸後,去渣備用;將泡好的枸杞子和淘好的粳米放入菟絲子汁中煮沸,直到粥熟後,加入少量白糖調味,即可食用。本粥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的作用。
4.大棗粳米粥
取大棗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先將大棗洗凈,去核,備用;再將粳米用清水淘洗乾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水,放入大棗,文火煮粥,待到粥熟時,加入適量冰糖,即可食用。這道粥具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的作用。適用於肺陰不足、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虛煩失眠、神志恍惚者。
綜合而言,粳米幾乎是人人皆可食用,且百吃不厭的食物,尤其適合病後脾胃虛弱或有煩熱口渴的病人適合和米粥,身體瘦弱者適合喝米油。但大米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且大米粥消化吸收較快,所以,不建議糖尿病患者多喝大米粥。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