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為去日本留學不知道選哪所學校而糾結嗎?你還在面對網絡上看到的讓你眼花繚亂,說法不一的排名而不知所措嗎?今天百利天下留學小編就帶你深度揭秘,幫你撥開雲霧,識得日本大學排名的真相!

首先讓我們先來普及一下世界上比較權威的大學排名:最常參考的排名機構有QS世界大學排名和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

參數為:

1.教學類占權重為35%,教學類保護的內容是教學聲譽,師生比,平均博士學位數,學科門類齊全的,師均論文發表數。

2.研究類占總權重的30%,研究類包含的有學術聲譽調查,研究經費,師均論文發表數。

3.論文引用占總權重30%

4.國際化程度總權重占7.5%

5.企業經費占權重為2.5.%。

下圖為2015年-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日本大學的排名情況。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參數為:

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校友摺合數(簡稱Alumni)、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教師摺合數(簡稱Award)、各學科領域被引用次數最高的科學家數(簡稱HiCi)、在《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上發表論文的摺合數(簡稱N&S)、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的論文數(簡稱PUB)、上述五項指標得分的師均值(簡稱PCP)等六個指標對世界大學的學術表現進行排名。

看完世界大學排名,了解到日本的院校無論從教學,研究,國際化程度上都可以證明日本的教育質量以及科研水平,赴日深造絕對是你的不二選擇。

日本大學的官方等級排名

下面就讓我們繼續了解一下日本大學的官方等級排名吧!等級排名分為S/A/B/C級,其中S和A級是帝國大學+商科最牛的一橋大學+私立最牛的慶應義塾大學。

S級大學排名

【S1】:東京大學【S2】:京都大學

A級大學排名

【A1】:大阪大學,一橋大學【A2】:名古屋大學,慶應義塾大學【A3】:北海道大學,東北大學,九州大學

B級大學排名

【B1】:筑波大學,東京外語大學,東京工業大學,早稲田大學

【B2】:橫浜國立大學,千葉大學,神戸大學,広島大學,お茶の水大學

【B2】:首都大學東京,東京學芸大學,大阪外語大學,大阪市立大學,上智大學

C級大學排名

【C1】:金沢大學,岡山大學,熊本大學,電気通信大學,東京芸術大學, 名古屋工業大學,東京理科大學,立教大學,同志社大學

【C2】:埼玉大學,新潟大學,靜岡大學,奈良女子大學,東京海洋大學,九州工業大學,橫浜市立大學,大阪府立大學,京都繊維大學,京都教育,名古屋市立大學,明治大學.立命館大學

【C3】:滋賀大學,信州大學,群馬大學,茨城大學,三重大學,大阪教育大學,京都府立大學,小樽商科大學,青山學院大學,中央大學,関學大學,學習院大學,津田女子大學

在綜合世界各大排名以及日本的官方數據,媒體調查等關鍵數據後,小編又為你整理了比較有說服力的綜合排名,就讓我們來揭曉一下吧!

了解了日本名校的排名,學子們是否對排名恍然大悟呢。學生們是不是結合上面的排名解析找准自己的位置,定出了自己的目標院校呢。一般情況下文章寫到這裡就結束了,但是小編這麼負責,接下來給大家送一個彩蛋——告訴大家申請日本研究生如何科學合理的選擇自己要申請的院校。

日本大學院有幾百所,如何篩選出和自己最匹配的院校需要申請者進行多方考慮。一般情況下,老師建議學生在申請的時候同時申請五到十所學校即可。廣面撒完不如重點突擊,申請院校過多,反而會分散學生的精力,而且也會加重申請費;的負擔。反之申請的院校過少的話,則降低了錄取幾率,有一定的風險。

面對這個讓人頭疼不已的問題,很多學生都把選擇權交給了排名。利用排名作為自身衡量院校的唯一標準。這樣不能說不對,只是說除了排名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參考因素需要學生去考慮。比如學校的入學要求,學校的教授研究方向,學校的學費,學校的學術特色、學校的課程內容、學制、等各方面的因素也非常重要。我們一起來看影響我們選校的幾大因素。

一、入學要求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攻克下一所院校,就一定要對院校的要求了如指掌。目標院校的語言成績要求如何,專業背景要求如何,申請截止日期是幾號,研究計劃書有沒有字數限制?學校是否要求面試等等,皆要細看!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日本的很多院校在募集要項中都寫的非常的曖昧。這一日本人一貫的曖昧傳統作風給不少的申請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那麼,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建議同學們一定要多參考一些學姐學長的成功申請的案例。從別人的成功申請案例中了解這所學校對學生的要求,這對於我們準確的定位學校很有幫助!

二、匹配教授

首先強調匹配的教授在日本研究生申請中至關重要!日本研究生申請是「教授內諾制」。在一所學校中,究竟有幾個教授和我的申請方向相匹配,幾個教授的所帶的研究項目正是我的研究課題所涉及的研究領域是需要申請者去重點專注的。因為這些都直接影響著套磁的成功率。

三、學校排名

雖然我們不建議把排名當做唯一的參考標準,但是若是忽略了排名也是萬萬不可的。因為畢竟在大的層面上排名可以幫助我們把控了院校的檔次!

一般,學生傾向於申請日本TOP20的院校。但是在此老師建議應把「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中」的理論運用在選校上,切勿集中選擇名次太近的學校。

所以在這裡我們的建議是前20的學校中,可以選擇2-3所拔高院校,2-3所適中院校以及2-3所保底院校。拔高院校去衝刺,適中院校穩步申請,保底院校保證成功率。不同層次的院校為學生的成功申請保駕護航。

四、學費與生活費

留學花費相信是每個同學都比較關注的問題!無論是學費還是生活費都直接影響著整個家庭的留學預算。國公立的院校在學費上調整比較小,且院校之間相差不大。但是在日本的私立院校中,院校與院校之間的差別卻比較明顯。所以對私立院校同樣感興趣的同學建議在重點關注一下留學花費。在此,老師溫馨提醒一下大家,在留學費用這個版塊,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不同的研究科都是不一樣的哦!

五、學術特點

學校的學術水平是很多學霸們重點考慮的對象。學霸們可以在學校的簡介或網站中去詳細了解學校開設課程的深度、教授知名度、師生比例(理想比例是1:10左右)、具有博士學位的教授比例、圖書館書籍數量、實驗室設備、校園設備、學校教學宗旨(重視職業實務訓練或研究理論)等信息,去衡量目標院校的學術度。

學術型的同學們,你——了解了嗎?

六、課程內容

學生留學的目的是學習,因此過去之後學什麼和申請者可謂息息相關。學校各研究科所開設的課程與研究重點,是否符合申請者的所需與興趣,是需要申請者去理智衡量的。在這裡老師尤其要提醒轉專業的同學,課程內容相當關鍵,轉與不轉,怎麼轉,一定要參考學校的課程設置去做決定。

七、學制

日本的研究生在讀期間大多是半年到一年。大部分學校都是兩季入學,分別是4月和10月。但是需要提醒同學們的是,單純的看研究生的研究期間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研究期間一定要結合這個院校的修士考試時間一起來看。最後計算出自己如果要完成該校的修士課程最終所要花費的時間。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如果能夠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安排,完成修士課程最快只需兩年半,反之也有一些同學則要花上三年半的時間來完成修士課程。

所以說,不好好規劃當真是傷不起啊。。。

八、學校規模

有些學校坐落在大都市的市區,土地有限,甚至只有幾棟大樓,那首當其衝的就是同學們不得不面臨的宿舍不足的問題。

也有些學校師資規模龐大,學生數量眾多,校區更是不止一個兩個。那麼你一定要注意你所申請的研究科究竟在學校的哪一個校區?

所以學校規模可不止說說面積,看看數字那麼簡單,同學們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細查看哦!

九、實習機會

有些學校開設的課程與當地工商機構合作,學生們可理論與實踐並重學習,及時得到國外最新的信息與訓練機會。

除了實習,還有很多同學會關注打工的問題,實際上這個要更多的和學校所在的城市繁華程度聯繫起來了。畢竟大的商圈一定機會更多。

十、背景城市

學校所在的城市對於學生選校的重要參考因素。

城市的交通是否便利啊,氣候是否適宜啊,經濟是否發達啊等等面臨選校的同學們不可忽視的因素。比如赴日半年的學生依然不能適應宮崎那頻繁的雨季。。。這就比較尷尬了。所以趁著趁著我們還「年輕」我們還有機會, 一定要對自己負責啊!

其實,許多時候,我們不是不能,不是不行,而是自己有沒有明確的目標定位;許多時候,我們總在盲目中浪費時光,在徘徊中錯失良機。所以,親愛的同學們,想要定好目標院校,就一定要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對院校有全面的了解。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課程能夠對你有所幫助!讓我們一起努力,贏在起跑線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