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寒假怎麼過

現在,各個中小學已經或者將要放假了,但是孩子的教育並沒有停止,相反假期是我們對孩子進行全面教育的好時機。怎樣讓孩子度過一個內容豐富、心情舒暢、形式多樣的假期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國外中小學生是怎樣度過一個有意義,有收獲的寒假,也許能讓您得到一點啟示。

在“玩”中豐富自己

美國

一位初到美國的中國媽媽在寒假快到的時候,問老師應該讓孩子在寒假學點什麼,老師的回答是“玩好!”這兩個字確實道出了美國學生寒假的“任務”。

美國小學生寒假沒有課業任務,學生們有大量的時間參加文體活動,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父母還會帶孩子到處走親訪友,參加各種Party,以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在美國家長看來,1到12歲的孩子可以少學些知識,但必須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分辨是非,而假期聚會就是一個好機會。在聖誕夜,有條件的家庭還會邀請無家可歸的孩子到家裡一同過聖誕節,孩子也可以藉此深刻理解分享的精神。

美國的冬令營活動也特別繁多,如網球、游泳、野外求生、小記者、農場冬令營等。對於美國的中小學生來說,放假是最輕松的時候,沒有什麼負擔,也沒有什麼顧忌,只要開開心心玩就行了,而這樣恰恰鍛煉了孩子們的綜合素質。

美國的學生沒有假期作業,但是他們都注重閱讀。每天保證一定時間讀書是他們的習慣。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學校還特別舉辦有獎讀書活動。寒期初始,孩子們領一張讀書計時表,要求每天讀書半個小時,或者聽大人讀書半個小時。到開學的時候,孩子們的計時表填滿了,這時就可以領到一份可愛的獎品。學生們還可以有大量的時間參加文體活動,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如棋牌、音樂、表演、廚藝、雕塑等,五花八門。

“玩好!”這兩個字確實道出了美國學生寒假的“任務”。通常三、四個家庭,五、六個孩子組成playgroup。媽媽們約好,每周一、兩天在固定的時間帶著孩子們到公共場所或者輪流到各家,讓孩子們在一起玩耍,從而培養孩子們的社交能力。游樂場、博物館等設施也會在寒期提供廉價的季票,孩子們經常一群一夥地玩得不宜樂乎。另外,趁著孩子放假,父母會安排一次全家出遊,到外面看看,到世界轉轉。不僅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還增進了一家人的感情。

而美國的中學生們,特別是高中生,就比較獨立了。他們在假期大都參加工作,有做義工的,有做小時工的,也有做實習生的。除了自己賺到一些零花錢外,更重要的是他們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得到了鍛煉,豐富了自己的閱歷,增長了才幹,為將來步入社會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游學”是假期重要項目

法國

在法國,寒假是指聖誕節和新年的假期。此外,在2月底到3月初,中小學生都有2周的假期,以等待下個學期的開始。在法國留學三年多的徐佳玫發現,法國中小學生的假期生活非常輕松隨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和興趣愛好等自行安排。

在法國,不論是學生家長還是教育界都認為,老師必須在課堂教會學生,不能靠給學生留家庭作業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所以,對於家長和老師來說,法國學生假期就是假期,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法國學校和學生家長十分重視學生假期中的生活和玩耍,“游學”是學生假期生活的一個重要項目。

近來法國興起了一種"工業游學"的活動,即各地的工廠企業經過一些技術准備,每年假期接待學生去參觀。比如,法國葡萄酒十分有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因此不少中小學校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到法國西部或南部的葡萄酒產地進行"工業游學",對法蘭西民族的歷史和傳統進行具體和形象地了解,並學習親手釀制葡萄酒。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增長了見識,受到了啟發。

那麼法國是不是不存在為孩子升學而煩惱的父母呢?也不盡然,但是父母的原則是“該補習時才補習”。法國父母認為孩子成績很好,有進名校的決心或者孩子成績太差,父母又不甘心孩子連普通大學都進不去的時候才會安排孩子補習功課。

和“外國夥伴”互換家庭

英國

在英國,寒假一般包括聖誕節的1周和2月份的1周假期。這兩段時間都是英國的傳統節日,學生的主要活動就是參加家庭聚會和外出遊玩,例如2月份時很多英國家庭都出去滑雪。

英語、數學等課程類假期補習班在英國不是特別普遍,家長一般不會強迫學生去上補習班。並且,因為請家教價格昂貴,一般的家庭也不會給孩子請家教。而富有的家庭給孩子請的家教,多是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只有一些課業特別困難、趕不上學校進度的學生,才會在寒假上補習班。

在英國,假期裡還流行讓孩子們去歐洲其他國家的城市家庭互換居住,孩子們到對方的家裡去住,參訪當地著名的文化名勝,在生活中學習當地的語言習俗。

陶冶情操鍛煉意志

日本

日本人認為,人的素質分為三個層次,最上面的層次是知識,中間的是情操,最下面的是意志。沒有好的情操和意志,僅有知識,學生很可能走上邪路,成為社會的廢物;有了好的情操和意志,學生才能不斷掌握知識,最終成為有用之才。

所以,日本中小學生假期活動的目標偏重於陶冶和鍛煉學生的情操和意志。學生們在假期一般會參加很多俱樂部,包括網球、足球、羽毛球等體育類俱樂部;舞蹈、音樂等文藝類俱樂部。

還有一些學生到海邊和山間“合宿”,在一周的時間裡,他們將吃住在一起,共同參加一系列的活動,通過參加俱樂部活動和“合宿”,學生們的組織協調能力,集體合作精神和意志力得到鍛煉。

咱們在過寒假的時候,在地球的另一端——南半球的孩子正值夏天,澳大利亞的暑假是怎樣的呢?

依據澳大利亞法律,家長不能把12歲以下兒童單獨留在家中。所以,小學生們的假期安排尤其讓家長們費心思。澳大利亞的中小學很少給學生們布置假期作業,學校也很少出面在假期組織活動。很多父母會在孩子放假時休年假,帶孩子一起去看世界!

國內都如何過寒假?大家可能立馬想到的就是各種寒假作業以及春節期間的走親訪友。

過慣了“普通的寒假”是不是想來點新鮮,擁有一個更有意義,更有成長的寒假生活呢?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