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使自己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知識能力以及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等等一切同社會環境相適應。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當然,在在這裡並不是鼓吹「環境決定論」,而是,一個人要在事業上有所作為,離不開職業崗位提供的條件,離不開領導的支持和周圍人的幫助。周圍的世界,周圍的環境相對於個人來說是要強大的,我們不可能奢望環境因我所需,就隨意改變,而我們只有很好的適應周圍的社會環境,才能在社會發展中得到成功。動物為了適應周圍的環境,也會改變以往一些生存習慣的。生活在加利福尼亞半島上的美洲鷹,在當地人的大肆捕殺和工業文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美洲鷹逐漸滅絕了。最近幾年,一個美國科學家,非常意外地在南美安第斯山脈的一個岩洞裡發現了滅絕的美洲鷹。更讓人驚奇的是他們生活在山洞裡,而且洞口非常的小,還有很多帶尖的石頭分佈在周圍,能在這樣的洞口中自由的出入實在是不可想像。可是,這樣一個兩翼伸展開後長達三米,體重20公斤的龐然大物,是怎麼在岩石與岩石之間只有0.5英尺的空隙之間來回飛進飛出,實在是不可思議。後來這位科學家,用現代科技在岩洞中捕捉到了一隻美洲鷹,並用它做了實驗,科學家從錄像上的慢鏡頭中看到美洲鷹在只有0.5英尺大的小洞鑽出鑽進的秘密。原來,在它鑽出小洞時,雙翅緊緊地貼在肚皮上,雙腿卻直直地伸到了尾部,與同樣伸直的頭頸對稱起來,就像一截細小而柔軟的麵條一樣,就是這樣,它才能自由自在地飛進飛出。當然,美洲鷹之所以要費這麼大的力氣生活在山洞裡,完全是生存所迫,為了逃避獵人的捕殺和天敵的攻擊,它們只能這樣去做。科學家發現在它們的身上發現了許多大小不一的結痂,這些結痂就是在穿越岩洞時被堅硬的岩石所碰傷留下的。這是為了適應環境所能付出的代價。適應環境的美洲鷹活了下來,沒能跟上環境變化腳步的美洲鷹滅絕了。美洲鷹為了適應環境付出了血的代價。人類發展到今天的文明也是在和環境的不斷地磨合之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換來的。面對今天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如在其中發展就必須積極主動地去面對,去適應環境,未雨綢繆,走在前面。積極地適應環境方能長盛不衰,而不適應環境的就被淘汰掉了。在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中,美國著名的通用汽車公司破產了,在很多人開來這是很不可思議的,有專家總結說,通用的破產就在於它沒有適應市場的變化。上世紀70年代之後,世界汽車工業製造基地已經向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轉移,日本、韓國的低油耗汽車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美國本土的汽車公司並沒有認識到這一市場需求的變化,繼續生產高油耗的汽車。無視市場需求的結果是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市場份額逐步減少,單在美國的本土市場,日本、韓國的汽車銷售量就超過了三大汽車公司的銷量。加之其對國內汽車行業的壟斷控制,缺少競爭,應高工資、高福利背後對市場經濟的規律的背離,即使不發生全球金融危機,通用汽車公司早晚也會面臨危機。這次全球的金融危機,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美國汽車製造業的危機全面爆發。在問題出現以後的調整和改變所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通用汽車走向了破產。其往日的雄風能否恢復,已經是一個不可想像的未知數了。與其被動調整不如積極主動地去適應。自然界有一種動物,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狼,一種在地球生生存了大約800萬年,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物種,狼的最大的特點是從不報怨,從不悲哀,只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失敗,只知道一次一次的全力以付。他們有超強的團隊概念,永不言敗的戰鬥精神,主動出擊的生存意識。他們的生存之道,就是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目標上,從來不會把生命多浪費一分鐘在悲哀上,只要有一息尚存他們就會為了自己生存而努力奮鬥。狼對於環境的適應永遠都是積極主動的。寒冷的冬天到來了,大自然一篇蕭瑟,大部分的動物都躲藏起來不敢出來,甚至像黑熊這樣的龐然大物也選擇了冬眠。而這時候的狼,集結在一起,一聲長嘯,出發捕食獵物,在北風咆哮,大雪紛飛的時候,他們不坐以待斃,不吃以前的老本,而是主動出擊,去適應和挑戰嚴寒的而環境,為明年的春暖花開做準備了。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戰鬥精神,也是人類生存發展非常值得借鑒的精神。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似乎是全球經濟的冬天已經到來。事實已經擺在眼前,道路非常的明確:要麼找個安全的洞藏起來冬眠,來年開春看還有沒有機會覓食;要麼就是積極地「籌集糧草」,就做一隻不怕嚴寒的狼出去覓食。消極等待,只有死路一條,這就是市場生存的法則,不進步就是落後。好的企業已經在尋找機會,制定自己的營銷策略,培植和打造品牌了。現代的世界,都市是森林,若想走出重圍,你就該是這森林中的一匹狼。在高樓林立的都市中,行走、守候、觀望、思考,遭遇失敗挫折,遭遇競爭廝殺,永不放棄、永不言敗。這個世界很現實, 要生存就要比別人更能適應環境,反應慢一點都不行。要像狼一般,牢牢守住目標,相信自己,相信夥伴,沒有成不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