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任吳佩昌說,近視是不歸路,且是無法治癒的病。(李義攝)

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任吳佩昌說,近視會合併許多併發症導致失明。(李義攝)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黃子騰呼籲每天至少讓學童戶外活動2小時預防近視。(李義攝)

繼少子化後,近視已成為新國安問題!教育部統計國小一年級新生視力不良率達26.15%;教育部學童視力保健計畫主持人、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任吳佩昌發出警訊「近視是病」,一旦近視就終身近視,不論是眼鏡或雷射近視手術皆無法治癒「近視病」,更會失去競爭力。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黃子騰22日在高雄主持學童視力保健績優學校頒獎時表示,每年近視增加7.5%,預估到國小六年級時,近視比例逾60%,高中大學的都會區將很難看到沒有近視。

吳佩昌憂心社會錯誤的認知,以為戴眼鏡矯正視力、看得清就好了,其實,「近視是條不歸路」。

他說,眼科醫學會資訊,台灣、大陸、日本因近視合併很多併發症,是無法治療失明原因的第一位,不要以為只是戴個眼鏡,近視導致眼軸拉長導致組織容易破損、視網膜退化,黃斑部退化是失明的第一位,還未加上合併黃斑部出血、白內障、青光眼。


學童一旦近視就無法回春,每年近視會增加100度至青春期結束,太早戴眼鏡,最後可能會上千度,度數愈深眼軸愈長,伴隨而來的失明併發症也愈高,最後,醫師也愛莫能助。

以高雄長庚為例,平均每月有30例視網膜剝離病例,其中半數都是高度近視患者,年齡也不斷下降。最近還有中年事業有成患,高度近視提早白內障,以為換了水晶體就痊癒而忽略保養,結果又發生視網膜破裂。

他也建議家長與學校都要調整視力預防保健觀念,過去的遠望凝視觀念要修正,應改為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但對已有近視兒童,只有單純戶外活動仍不夠,還要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控制每年不要增加50度。

經教育部推動視力保健計畫,學童視力不良率自100學年有下降,但吳佩昌說,時下盛行的3C產品的藍光對眼睛造成的傷害很大,台東就有父母忙於生計而給3歲孩子使用平板,結果,近視達150度,3C產品已成為這場視力保衛戰的變數。

他呼籲社會正視視力問題,因為「近視不僅影響個人競爭力,也會影響國力」,唯有好視力才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