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妮

剛滿18歲的歐陽娜娜,最近被台媒爆出了收入:2018年才過去半年,她已經狂賺了3億新台幣!

而且越來越頻繁地帶上,在國外讀書的姐姐歐陽妮妮和妹妹歐陽娣娣,到處參加活動。

這下好了,放棄音樂投身娛樂圈+全家靠她養活+上有姐姐下有妹妹,這三個點加起來,甚至已經有人開始叫她“娛樂圈樊勝美”。

這怎麼可能???

18歲生日會上,歐陽娜娜演奏了幾支大提琴曲後,宣佈自己已被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錄取,9月份就要去讀書,成為王力宏、鳥叔、劉憲華等樂壇前輩的學妹。

顯然,在家自修的這兩年,她並沒放下音樂,也沒玩兒崩,甚至更上一層樓。

這和家庭困難、父母吸血、未來迷茫的樊勝美,有什麼可比性?歐陽娜娜拿到的,明明是頂級瑪麗蘇“天選之女”的劇本。

她的成功,從出生就開始鋪墊,只需要一點幸運要素,就足以觸發。

首先,歐陽娜娜的原生家庭就贏很大。

爸爸歐陽龍生於軍官家庭,曾是當紅演員,和劉雪華趙雅芝搭戲,後來息影從政,擔任市議員;

媽媽傅娟同是演員,曾經是全台灣男生的夢中情人,家境殷實,據說父親是在台北市中心信義區有地的地主。

父母都是明星的星二代也不稀奇,但她偏偏還有個巨星姑姑歐陽菲菲。她小時候收到的第一雙名牌鞋,就來自姑姑的閨蜜林青霞

很明顯,當歐陽龍和傅娟的孩子,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註定不平凡了。

他們在孩子的教育上很捨得砸錢,三個女兒,各個都是奔著大家閨秀的標準去富養的。

鋼琴、大提琴、小提琴、繪畫、英文、舞蹈……甚至還有在我們壓根想不到的“音樂欣賞課”,在傅娟眼裡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甚至覺得自己女兒“沒什麼特別的”。

就拿這一家人在市中心擁有的豪宅來說吧,陳漢典代表《康熙來了》去拜訪那次,一進門就驚呆了:客廳窗明幾淨,三面都是落地玻璃。

小女兒歐陽娣娣要練舞蹈,家裡也有足夠大的空間供她折騰。

一般小孩學特長的過程都很痛苦,因為父母總想看到一些成績,總希望自己花出去的錢沒白費,所以不知不覺變得嚴厲。

可傅娟不是,她看到女兒的一點點進步,都興奮地不得了,以鼓勵為主。

她不是那種拿著小鞭子趕孩子去練習的母親,也不指望她們以後以此吃飯。這些,只不過是日常的陶冶情操而已。

砸錢砸資源,鼓勵不求回報,有這樣的父母,已經很幸福了對吧?

可是,歐陽龍和傅娟,雖然並非逼著孩子成功的父母,但潛移默化所灌輸的一切,還是充滿成功學意味的。

你看,小妹歐陽娣娣在美國求學的行程,真的不愧為“最忙小學生”。

所以歐陽娜娜才會說,成功對我來說,是第一要做到的事情。

當一個孩子被推到這麼一個位置上,幾乎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

歐陽家三姐妹,幾乎是全台灣省人民看著長大的,從小就被推到台前。

歐陽娜娜4歲第一次上《康熙來了》,後來又陸續去過很多次。當時受寵的並不是這個胖胖的鳳梨妹,而是姐姐歐陽妮妮。

妮妮從小是小模特,被蔡康永誇讚是“藍色珊瑚礁”般美貌的少女。

後來長大些,順利進入演藝圈演戲。

姐姐光環下的歐陽娜娜內向安靜,於是只得把一切都交給了大提琴,除了上學睡覺吃飯,生活的全部都是練琴。

如此刻苦的練法,除非本身真的頑冥不靈,不然怎麼都會有成績的。因為,勤奮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天賦。

更何況父母的確也給她提供了優渥的條件:家裡琴房2個、幾十萬的大提琴3到4把、定製演出服價格超過30萬、還請了國際知名的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王健等授課……

歐陽娜娜和恩師朱亦兵

所以娜娜逐漸以天才大提琴演奏家開始出名。

11歲贏得全台灣大提琴冠軍、12歲開個人巡迴音樂會……13歲,她以當年大提琴最小年紀,考取了世界頂尖音樂名校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拿到全額獎學金。

若順著這條路走,歐陽娜娜妥妥是一枚古典音樂新星,可就在這節骨眼,她受邀試鏡電影《北京愛情故事》被一眼看中,原本的舞蹈女孩劉星陽,為了她改成拉大提琴。

借影片小紅了一把,又回柯蒂斯讀了兩年書的歐陽娜娜,自己決定休學,闖蕩演藝圈的同時自修大提琴。

那時所有人都覺得這孩子要毀了,可歐陽龍和傅娟,還是同意了女兒的選擇。

歐陽娜娜闖蕩娛樂圈的這兩年,大家也都看到了,收穫了很多,爭議卻更大。

首先她的演技是真的不行,《是!尚先生》裡的鹿小葵,一句“加油”被笑到現在;

《演員的誕生》裡那句“螞蟻競走十年了”(媽已經走十年了),更是一躍成為表情包,被人吐槽千萬遍。

更可怕的是,僅有五個家族成員組成的團隊,絲毫不專業,運營方式還像幾十年前的港台娛樂圈一樣,給歐陽娜娜炒了無數緋聞:劉昊然、陳飛宇、崔始源……

娛樂圈繁華喧囂,真的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讓人迷失。

可以說,幾乎所有人都等著看歐陽娜娜的笑話:等著看她慢慢糊掉,等著看她迷失自己,等著要她承認後悔沒繼續走音樂這條路。

我也曾經這麼以為。

但直到她生日時宣佈去讀書,回看她曾經的採訪,才發現:原來這兩年,歐陽娜娜非但沒迷失,反而越來越堅定地要走音樂這條路。20歲的自己應該在何處,她18歲前早已想清楚了。

娛樂圈的燈紅酒綠,之所以沒讓她頭昏腦漲,還讓她更清醒的看清自己,背後的家庭才是最大支柱。

她說自己也不知道這個決定是否正確,但如果不去錯一錯,怎麼知道什麼是對的?

當她因為《演員的誕生》被全網嘲的時候,爸爸沒有急著安慰她,而是也給她發那張表情包調侃;媽媽沒有急著反駁,而是告訴她要抱著學習的心態。

唯有在一個物質和精神都很富足的家庭,孩子才能有這麼多試錯的機會吧。

她從小就見識過這些繁華,從小就坦蕩蕩面對自己的錯誤,等到面對誘惑和困難時,自然更加從容。

富養出來的女兒,即使走錯路,也會很快回歸正途。

因為她們從小被灌輸的,不是如何成功,而是如何快樂地成功啊

傅娟接受採訪時,曾經說她的願望是,女兒們都能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還有人捧著錢來給你。

這明明是普羅大眾、全地球人共同的願望好嗎!

可傅娟口中這“人生最大的快樂”,終其一生,又有幾個像歐陽娜娜這樣的幸運兒,可以得到呢?

所以在歐陽娜娜參加《非常靜距離》的最後,李靜一邊感慨她小小年紀思想獨立,一邊又不露聲色地說:你也應該感謝你有這樣好的爸媽。

我們沒法否認,有些人生來具備的一切,另一些人終其一生都求不到;有些人只要再努努力就能一飛衝天,另一些人用盡全身力氣也只能換一個還不錯的生活。

誰不想一邊追求夢想,一邊不愁麵包?可我們真的怕從半空摔下來,無人接應,還會把本就單薄的原生家庭壓得粉碎。

可若是因為這樣就放棄治療,那未免也太悲觀了。

人生啊,家世天賦等初始設定決定著你的起點,但終點能去向何方,還是後天個人的努力和清醒明智。

在起點相同的情況下,歐陽三姐妹中的娜娜更拼更努力更清醒,才能在18歲,過了別人38歲都沒有的精彩人生。

而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你難道不慌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