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電視中有一則新聞:一個媽媽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兒子大學畢業後很快就有工作了。可是,他每每幹不到一個月就辭職,總是在抱怨工作任務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兩年了,兒子心安理得閒在家裡,要麼上網打打遊戲,要麼用媽媽不多的工資去社會上消遣時日。

對於媽媽的指責,他振振有詞的說:「如果你不能養活我一輩子,為什麼從小對我那麼嬌慣?」

看了這個新聞以後,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專家的解讀也讓很多家長陷入了深思,自己家裡沒有這種潛在的危機?小時候,老人家就跟我們說:「小虧不吃吃大虧,小苦不吃吃大苦。」就是說,孩子在小的時候,吃一點苦,遭遇一些困難,是好事。如果我們怕孩子吃苦,而承擔起責任,雖然免掉了孩子的哭鬧和糾纏,但卻剝奪了孩子培養良好品格和發展自我能力的機會,這就是很大的危害了。

人人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可是不對的哦~

1、過分愧疚型

德國父母為教孩子嚴謹,,讓孩子體驗挫折,常常會說:「你得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反觀中國的一些家長,在放手讓孩子自由成長時,則充滿焦慮,容易愧疚自責。

以致於在幼兒園裡,我們時常看到這樣情景——明明是孩子忘帶某樣東西,卻毫無擔當地埋怨媽媽:「都怪你,忘了給我帶上,害我被老師罵!」受到譴責時,你甚至連聲道歉:「對不起,媽媽一著急就忘了,下不為例。」

因為母乳不夠,媽媽愧疚; 因為忙於瑣事陪孩子時間少,媽媽愧疚; 偶爾對孩子發脾氣,媽媽愧疚。你是否對孩子疼愛到極端,你是否感到身心俱疲?

但這種付出,長此以往很難得到回報,當孩子碰到解決不了的難題,只會養成怪別人、找客觀理由的品性,無法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更沒辦法進步。2、控制欲極強型

國人向來把「聽話」當作評判孩子好壞的標準,實際上這很片面。很多媽媽眼裡,孩子沒有按你規劃的人生走,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決定,就是「叛逆」。

中國父母有一個很自私的行為,就是特別樂意把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強加於孩子身上,甚至一些事業工作不順利的家長,把後半生的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望子成龍的拼搏中,為了讓孩子按自己的想法發展,對孩子的生理、心理狀況都置若罔聞,常言道,教育的核心是「疏則通,堵則盈」,孩子若很難活出自我, 首先便會對其情商的發展產生不可預估的影響,將來走入社會難融入集體,更難以問鼎成功!3、熱衷攀比型

中國媽媽愛攀比在國際上是「赫赫有名」的,大到升學考分,小到雞毛蒜皮的瑣事,中國媽媽總要拿自己的孩子和朋友同事、左鄰右舍攀比一番。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路,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人家的孩子去英語補習班,不管自己孩子喜歡與否,都不甘落後;孩子考了班級前三名,就問第一、二名是誰,要求下次趕超他。

不知不覺中孩子成為別人的參照物,成了你攀比的砝碼! 漸漸的通過身教,孩子也把眼睛只盯著分,只懂得吹噓,不知為何學,不懂學以致用。

4、「孩奴」型

孩奴是近年來流行起來的「熱詞」,形容某些父母一生都在為子女打拚,為子女忙碌,為子女掙錢,而失去了自我價值體現的生活狀態。試著問問自己 有了孩子後,是否還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

很多媽媽不乏感慨:當媽後沒了自我,變成了一顆只圍繞孩子轉的衛星。與丈夫相處的時間少了,與朋友的聯系少了,與社會的接觸少了,業餘的興趣少了。

為了家庭和孩子,推掉了單位組織的大多數聚餐和旅遊活動,甚至放棄原本輝煌的事業,無論是心甘情願,還是被迫無奈,似乎只有這樣「全心全意」的付出,才稱得上稱職的好媽媽。

但真的是這樣嗎?也不盡然,首先,這樣副作用很嚴重,因為會增加孩子的匱乏感和愧疚感,造成孩子同金錢的關系沉重艱難。可以負責任的說,孩奴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弊遠大於利。5、過分擔心型

同為帶寶寶,近年來中國媽媽貌似精神要緊張得多。比如帶寶寶外出,中國媽媽常常不停地嘮叨:小心過馬路看車、多穿點別凍著,不要亂摸東西……咱們小時候背著書包自己上下學的場景,恐怕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都難以見到。

環顧四周,我們看到的都是校門前擁堵的等待孩子放學的家長和車流。對孩子的擔心,是媽媽腦子裡永遠無法擺脫的繃得最緊的一根弦,身心俱疲。

其實,「處處擔心,即是詛咒」。你給孩子積極暗示,孩子就會更健康、更優秀,你總給孩子不好的擔心、暗示,孩子可能真的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6、操勞過度型

在我們身邊經常看到這樣一些畫面:深更半夜洗衣服,父母為孩子起早摸黑,天一亮就買菜做飯,送孩子上學,全程為孩子背書包,孩子在一旁輕松自得; 帶孩子坐公交車時,孩子坐在座位上,父母卻在邊上站著;買了好吃的東西,孩子自顧自地拿著吃,從未想過身邊的父母…… 勤勞樸實,這雖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賢妻良母的優秀品質,但結局總不盡人意。

如此種種,操勞過度的父母不禁感嘆:我們對孩子是無私的,為什麼孩子卻越變越自私呢?

而且,自私的孩子有著非常強烈的佔有慾望,想要的東西必須想盡辦法地據為己有。等他們長大之後,心中的自私慾還會不斷的膨脹,有可能會為了得到某些東西就不擇手段,可怕的後果可想而知。

所以說,這樣操勞過度會間接助長孩子的匱乏感和自私慾,對孩子的成長弊遠大於利。而優秀的家長,尤其對孩子獨立自理能力方面放手,巧花心思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你越捨得孩子,孩子才會越有出息,你越相信孩子,孩子才越有能力!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