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年前,我就聽聞英國有部非常了不起的紀錄片,叫《人生七年》,該片一共8部,是完全的真人秀,被英國channel 4評為 “ 最偉大的50部紀錄片 ” 之一。

前些天花時間全部看完,說這部紀錄片為真人秀鼻祖毫不為過。

1964年,導演邁克爾•艾普特想驗證英國社會階層是很難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窮人的孩子依然是窮人,隨機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每七年進行一次拍攝,從7歲開始,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去年的56歲。

拍攝的初衷是為了驗證“你的出身階級,是否會決定你的未來”。

當時劇組的觀點是:會。

但幾十年過去,導演見證了這14個人從兒童、青少年再到成人、老人的過程。劇組的觀點有了很大的不同。

▋我們對“未來”的期待,可能太狹隘了

在《7up》那一集中,底、中、高三個階級的孩子就已經表現“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的不同特質。底層愛打架,中層有愛好,高層已經規劃好了將來的中學、大學分別讀哪個學校,平常沒事就看《金融時報》。

而在《21up》至《56up》中,似乎精英還是精英,窮人還是窮人:

富人:雖然沒有“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這麼浮誇,但也八九不離十了——進入BBC,成為大律師,住著大HOUSE。

中產:男生公務員或教師,女生幸福與否則基本取決於婚姻美滿程度。

底層:除了一個男孩通過考上好大學成為社會精英,其他均經歷輟學,早婚,多子,失業,生活常常伴隨社會經濟的動蕩而陷入困境,早早的就有孩子、孫子一籮筐。

看到這裡,各位中低產階級的爸媽是否開始為孩子的前途擔憂?的確,若是以金錢作為衡量幸福與成功的標准,“階級”確實是某種難以逾越的鴻溝。

但當我耐著性子看到《56Up》時,我這顆徘徊在中產與低產階級的心突然又踏實了下來,孩子有出息,賺大錢當然好,但誰說幸福與成功就只有這一種呢。

生活在貧民窟的保羅,小時候常常一張憂郁臉,長大後沒有一技之長,晚年時只能在妻子幫工的養老院謀得一份小小的修理工的雜差。

但在28歲時賣掉了自己的房子,帶著妻子小孩開著房車走遍整個澳洲,晚年時夫妻恩愛,孩子可人,滿臉幸福與平靜。

從小被父親遺棄,5歲就在全日制寄宿學校讀書的布魯斯,幼年時就渴望去非洲拯救窮苦人民,成年後放棄公立學校的任教機會,去往孟加拉國教授數學,雖然生活簡朴,但從他的語言與神情中我看到了快樂與滿足。

而生長在倫敦東區的蘇,28歲離異後便獨自帶著兩個孩子過著緊巴巴的單身生活,42歲時,孩子離家住校,她再次重返全職,從大學裡最底層的助理做起,7年後,榮升課程行政主管。

對於工作她說自己從未有早上起來不想去上班的時候,而生活中,她參加了戲劇社團,完成兒時的夢想,並再次遇到真愛,過得幸福而充實。

這幾個主人公的一生雖然顛沛流離,最終也未大富大貴,但他們都找到了屬於自己價值觀的幸福。

▋中產家庭幫孩子過好一生,這裡有3個建議

所以,重點來了,作為中、底層階級的家長們,我們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更好的過一生?

我從片中看到了這些啟示:

1、健全的心理,是苦難最好的解藥

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孩子也會如片中一樣,在未來遭遇事業的瓶頸、感情的挫折等等困境,而孩子在遭遇困境時如何靠自己站起來,這將是我們身為父母在今後最為擔心的問題。

片中的三個孩子從正反兩面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上文提到的蘇與兩個兒時好友一起參加了節目錄制,成人後,她們均遭受離婚、單親、貧困。

但不同的是蘇在畫面中總保持著樂觀的笑容,享受與孩子的相處,而她倆朋友常常是一臉嚴肅,滿腹惱騷。

最後,我們看到Sue越活越美,事業愛情雙豐收。

而她那倆朋友繼續著叨叨中年大媽的人生。

另外一個例子是出身底層的托尼,《7UP》中說想當騎師,13歲輟學就成了騎師,當被問到如果騎師當不成了咋辦,他說那就去做出租車司機。

《21UP》裡他就真的在努力成為出租車司機,在當時的英國成為出租車司機必須經過嚴格復雜的考試,而托尼對此表現出一如既往的自信。

他每天騎著摩托車到處熟悉線路,他說“我一定會成為出租車司機,我會向每一個人認為我不會成功的人證明他們是錯的,我會拿到證件摔到他們臉上,告訴他們錯的多麼離譜”。

最終托尼憑著他這種“一直往前看,想做什麼就用盡辦法去達成”的堅毅與自信,雖然中年時也因做錯事蹲過牢,但年老時依舊在西班牙蓋了大別墅(西班牙房子便宜),和家人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

而說到反面的例子,就不得不提出身教師家庭,中產階級的尼爾。

小時候活潑可愛,簡直是《7UP》那集中的顏值擔當。

21歲時因考試發揮失常,進了個自己和爸媽都看不上的大學,待了不到一年就退學去工地打短工了。

在采訪中他回顧過往,表示身為教師的父母早早就給他做好了職業規劃——成為大學講師或銀行經理,認為他的人生必須按這個模子去走,除了學習,父母從未教授他任何社會、人際知識。

這種強勢與古板,造就了他自卑、壓抑、焦慮的性格,而父母過高的期望也讓他變得眼高手低,在學業失敗後他和父母都無法面對現實與理想的落差。

長期被父母過於保護的他,在進入殘酷和復雜的社會後,完全沒有應對能力,而父母的失望與憤怒,更讓他感到無比的孤獨與自責,變得憤世嫉俗。

他甚至覺得自己不配生孩子,因為孩子會遺傳他失敗。

最終他患上精神疾病,失業後不願讓父母知道,28歲時成為了一名依靠低保為生的流浪漢,終生未婚,一個中產就這樣沒落成底層。

啟示錄:除了錢,我們能留給孩子未來最好的護身符就是一顆樂觀、堅毅、從容的心,對生活充滿熱愛,敢於嘗試的孩子總是能遭遇更多“好運”。

而那些從小被父母打壓得畏縮、自卑,或是被過於保護的孩子,一次挫折就可能打得他爬不起來。

“性格決定命運”並不是一句空穴來風的雞湯。

2、勤奮依舊是逆襲人生最重要的那張牌,而興趣與鼓勵則是勤奮的起點

出身農村的尼克的成才之路,正是這句話的最好詮釋:

小尼克的學術之路源自於一本關於行星的插圖書,書中豐富的色彩與有趣的故事喚起了他對科學的興趣,他開始痴迷的閱讀各種關於科技的書籍。

每當他漫步在鄉間的小路,周圍的花鳥蟲魚,風霜雨雪都是他探索自然最好的材料,他著迷似的想弄清大自然是如何運轉。

小學時,有一次老師與同學們正熱烈地討論著飛機知識,老師看到他便很熱情的說“你平時那麼愛看書,一定很了解飛機的東西”,小尼克卻心生懷疑:“我真的很懂飛機嗎?”。

老師一句不經意的話語,卻讓尼克感受到了信任與鼓勵,從此更用心地去鑽研科學知識,他說是他的這位老師促使他入了科學的大門。

因為鄉間人煙稀少,尼克從小缺乏社會互動,在14歲的采訪中顯得是十分害羞。

但到了21歲時就變成一位談吐大方的有為青年,他說這麼多年他一直在努力克服害羞,有意識的訓練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

最終,尼克憑著牛津大學物理學博士的身份,成為美國著名大學教授,是窮孩子裡唯一逆襲成“社會精英”的漏網之魚。

啟示錄:學習依然是跨域階級局限的必經之路,但若想把“勤奮”化為成就,還是離不開興趣的指引與成人的鼓勵。

3、高富帥們贏的不止是錢,而是父母耳濡目染之下的視野與格局

片中高富帥三兄弟7歲就開始閱讀《觀察者》《金融時報》,聽甲殼蟲樂隊,14歲時就可以邏輯清晰的討論起“應該設置法庭判定工人工資提升要求,禁止工人罷工”這樣的社會議題。

而三人中的約翰九歲時,父親過世,家道中落,他靠著獎學金讀完大學,但這也並沒有影響他最後成為大律師的精英人生軌跡,這更加證明了教育比物質更為影響深遠。

而上文提到的蘇和她倆閨蜜談到罷工問題時,只是笑笑說“我媽最近就罷工在家”。

前文那個靠開出租起家的托尼小時候覺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架,成年後在采訪中談到教育時他說“教育是沒用的,只有激烈的斗爭,殺了你旁邊的人才能走到他前面”“想插隊?那就一直惹怒別人,直到他們惹煩了,他們就會讓你了”……

孩子的這些思維與習慣都是從哪來?

我想高富帥三兄弟的家裡肯定藏書不少,在還沒手機的舊時代,爸媽回家就是品茶看書,家中一派“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文化氣息,在這種氛圍長大,孩子自然會認為:關心社會、看書品樂、禮貌上進是和吃飯、呼吸一樣平常的事情。

而那些中底層家庭的父母,許多都還掙扎在溫飽線上,不僅買不起書,沒空看書,每天嘴裡還算著錢埋怨著生活,心情不好了就順帶打罵一下孩子出氣,張口閉口“別人家孩子”。

Low沒關系,但把這Low氣質傳遞給孩子,那就真沒救了。

即使有些家長有意識教孩子學習,可能也是上文尼爾父母那種壓迫式的教育,“以惡的方式傳遞惡,以愚蠢的方式傳遞愚蠢”。

父母耳濡目染下的視野與格局的不同,造就了“高富帥碰到問題會更快的想合理的方式解決”,而“窮孩子則怨天尤人,舉步不前,或是以耍小聰明的方式去處理”的差異,而正是這種差異形成了階級間難以逾越的鴻溝。

啟示錄:最近有篇很火的文章叫《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裡面在有關階級差異的問題時總結到“除了硬實力(資源)的分配不均,更關鍵的,是軟實力(觀念)的高低不一。”

在這個信息時代,即使不是富人,你依舊可以在孩子面前少一些抱怨和計較,引導孩子閱讀豐富的書籍,結交不同階層、家庭的朋友,來豐富孩子的視野與格局。

真實的人生遠比電視劇來的更為精彩,14個孩子的真實人生給了我很多對孩子、對人生的感悟,因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舉了。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試著想像一下人生的終點,去推斷我們現在應該做點什麼,以至於年老時少一點後悔。

下一個七年,你會是怎樣,你的孩子會是怎樣,就在你此刻的一思一行中。

人生的任何一次成功與失敗,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跡,而是有跡可尋的因果。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