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台灣 2018-11-28 孩子被看成爸媽的私有財產,附屬品,可是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隨著孩子的成長,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孩子需要被尊重的需求越加強烈。一旦這種需求不被滿足,孩子自尊心受損,就會愈加叛逆,甚至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來發洩自己內心的不滿。這9件事家長別禁止!長大後肯定第一個感激你。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養成良好規矩習慣,懂得遵守規則會讓孩子一生受用。但適當的規矩會讓孩子有安全感,一些不恰當的限制卻會阻礙孩子的發展。
下面就是一些孩子成長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養育孩子時遇到這幾類問題,家長可能會覺得煩,但千萬謹記不要呵斥和懲罰孩子,給他們一些鼓勵,長大後孩子肯定會感激你的。

提問
錯誤做法:
女兒:彩虹從哪裡來的呢?
爸爸:問你媽媽去!
正確做法:
女兒:彩虹從哪裡來的呢?
爸爸:我也記不清了,我們一起來查查看吧!
孩子逐漸長大,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越來越多,自然也有了很多問題。家長每天工作很辛苦,很難在有限的時間裡耐心回答孩子所有的問題。
但父母一定不能打擊孩子提問的積極性。 孩子有想法、有疑惑會不由自主地向父母提問,一不是想刁難父母,二不是想要一個教科書式的標準答案。所以,父母大可不必搜腸刮肚,一本正經地回答孩子的所有問題。即使能答的,也不能一答了之。父母可啟發孩子自己回答這個問題,或者換個角度思考。
給他們一點耐心,不僅有利於他們的發展,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即使孩子長大,你們的感情也會很好。
哭泣
很多家長並不在意孩子為什麼哭,他們只想簡單粗暴地讓孩子停止哭泣。
但孩子很敏感,不要禁止他們哭泣,也不要諷刺、羞辱他們,幫他們分析一下,看他們到底為什麼哭,然後找出其他的應對方法。
合格的爸媽,最重要的標誌是接納、允許自己有情緒,繼而也接納、允許孩子有情緒。懂得「同理」自己,才會「同理」孩子,「同理」在前,才會順藤摸瓜理清情緒來源。情緒來源才是父母療愈孩子情緒的最好「抓手」。
貪婪

錯誤做法:
媽媽:把那個鏟子給小朋友,別這麼貪心!
正確做法:
媽媽:如果你要玩鏟子,不妨給他玩球吧?
孩子有權利獨享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要強迫他們分享,也不要因為他們不願意分享而斥責。
培養孩子的「物權」觀念,能夠讓孩子學會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界限,逐漸擁有自尊自主的意識,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維護自己的權利,尊重別人的物品,對孩子順利步入社會,在交往中受到歡迎有著積極的意義。
拒絕
孩子不是你的所有物,他們是平等的家庭成員。不許他們說「不」是侵犯他們的權利。相反,當孩子拒絕時,試著與他們溝通,找出他們拒絕的原因,或者商量一種雙方都認可的方法。
在某些情況下,孩子說「不」是在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也說明了孩子在慢慢的長大,正確的處理孩子說不,不僅僅會讓很多問題及時的解決,更重要的是接納孩子說不,也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好禮物,是給孩子的成長一個更加自由、寬鬆的空間。
內容未完結,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第1頁第2頁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