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果以為碎唸能改善孩子的生活習慣,恐怕是事與願違。日本心理臨床學家奧田健次指出,用「稱讚」為基礎的管教,才能從根本改變孩子的生活習慣。

最新一期的日本AERA KIDS雜誌指出,媽媽們最常碎唸的五種情況,包括:「還不快收拾乾淨!」,「不要再看電視了,快去寫功課!」,「為什麼又忘記帶回來了!」,「不要邊做邊玩,先把事情完再說!」,以及「快一點,快一點啦!」但是家長如果以為這樣持續碎唸,就能改善孩子的生活習慣,恐怕是事與願違。

日本心理臨床學家奧田健次指出,用「稱讚」為基礎的管教,才能從根本改變孩子的生活習慣。因為通常當家長碎唸時,孩子並不會馬上行動,造成父母更生氣、更大聲的責備,以後孩子只要一遇到類狀況,就先產生反感,更不會改善自身行為,養成好習慣了。

「稱讚式嘮叨」有以下三大法則:

一、先降低期望值。

別覺得「這麼一點小事本來就該會啊!哪還需要稱讚?」就算只是飯後將餐具收到廚房,父母也可以回應說:「謝謝你喔!」先從孩子能做到的部分鼓勵,不要總是著眼於孩子的缺點。

二、漸進式培養好習慣。

例如收拾玩具,如果要孩子馬上把整個房間全部收好,孩子可能馬上垮下臉來。家長可以些從旁協助收拾,就算孩子貢獻的比例很少,還是給予鼓勵,「你看,變得很乾淨了耶,真棒!」孩子可以感受到房間收乾淨時,不僅父母開心,而且收拾整齊的確令人心情舒暢,漸漸地就能養成主動收拾的習慣。

三、用「取消特權」取代責備。

事先和孩子訂好生活規範,例如幾點前把功課做好,才可以看幾點的電視節目。如果沒有遵守,孩子便得自己承受損失。

對孩子的小進步給予關注,增加孩子「我也做得到」的成功經驗,並具體的告知孩子目標,就能減少效果不彰的生氣碎唸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