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過這樣的例子,有些人特別愛吃甜食,一次喝了好多碳酸飲料,突然就得了糖尿病。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吃糖跟糖尿病的關係的確比較密切。比如,處在糖尿病早期的時候,還沒有出現發病的癥狀,但你膳食中的糖攝入量仍然跟正常人一樣甚至超過正常人的水平,機體卻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轉化利用多餘的糖,血糖水平就會長時間偏高。而長期的高血糖就會對我們的身體各處器官、組織造成一定的損害,加快糖尿病的發展。

此外,如果我們長期且大量地吃糖,我們機體需求之外的糖分就會在機體堆積,便容易讓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不在健康的範圍之內,而且會轉化為脂肪,進而加重機體的負擔。從而給負責分泌各種消化酶的胰腺帶來負擔,增加肥胖的發生概率。最終讓肥胖成為誘發後天糖尿病,也就是二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大家可以發現,糖吃多了確實對糖尿病有影響作用,但不是直接導致糖尿病的原因。那麼誰是造成糖尿病的罪魁禍首呢?


首先影響最大的就是遺傳因素了,其次飲食和習慣也會成為誘發糖尿病的因素,如對於經常熬夜的人,患上糖尿病的概率就會比不熬夜的人要大。

經常吃高油脂食物的人,患上糖尿病的概率就要比少吃這種食物的大。此外,久坐不動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長時間保持坐立的姿勢,會傷害我們的全身,會導致腿腳腫、長血栓,還會加速脊柱老化,最重要的是容易出現代謝紊亂,產生肥胖和心血管問題,從而導致糖尿病發生的風險增加。


相反,合理的運動和膳食,能讓你更好地保持身材,更重要的是是可以把你的體重控制在健康的範圍內,減少糖尿病的發病概率。

如果糖尿病患者一年中每天保持運動,還能夠有效降低糖化血紅蛋白0.7%,對病情大有利處。現有的研究認為,即使是每天不多的輕到中度運動,比如快走30分鐘,如果結合頻繁打斷長時間靜坐的過程,比如每工作一小時就站起來走兩步、活動幾分鐘,也能夠有效地預防二型糖尿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