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的潘子(化名)看起來精神奕奕,但是十年前他突發肝癌,差點沒救,是一位醫生讓他走了下去。

他說:當初我差點沒命,說什麼也想不到能走到今天。當年,醫生對我說過兩句話,給當時絕望的我很大的勇氣

01、突發肝癌,沒有手術機會

十年前,33歲的潘子已成家立業且事業有成,然而身體一向不錯的潘子,卻開始持續出現低熱,雖到醫院打了點滴,情況卻時好時壞。

後來在縣醫院做了B超,發現上腹部左側出現陰影,情況並不好,潘子和妻子決定去大醫院做增強CT,潘子被確診肝癌中晚期,跑了好幾家醫院,都認為腫瘤過大,已不適合手術了

不能接受現實的潘子,在短短20天內瘦到100斤,整個人皮包骨似的,而且由於身體虛弱又持續高熱,潘子只能每天躺在床上,然後茫然的接受常規治療。

...

02、走投無路時,醫生的兩句話鼓舞了他

潘子覺得自己的世界都要塌了,直到內科的醫生找來了肝膽胰外科張主任,事情才迎來了轉機。

張主任對潘子的情況重新進行了評估:目前潘子肝功能還行,手術難度雖大,但仍有機會,他現在已走投無路,如果不冒險嘗試手術,人可能也會很快就沒了。

終於有醫生給了潘子不一樣的回答,他毅然決然同意手術。

手術前一天,張主任對潘子說:「你不必害怕,我會像對待家人一般,給你做手術的。」

進入手術室後,又對潘子說:「別害怕,你只要睡一覺就好了。」

正是這兩句看似簡單卻極具力量的話,給了潘子莫大的勇氣,十年後,潘子找到醫生,說他一直記得這兩句話。

手術順利完成,成功切除了腫瘤和病灶。化療之後,潘子的情況越來越好。

...

03、病後開始反思,不放棄就有希望

經此一事,潘子慶幸活了下來,學著開始反思自己。

在生病以前,自己年輕又卻過於放縱,抽菸喝酒,熬夜吃宵夜,真是所有壞習慣一個都沒落下。

認清這一點,潘子便開始自我糾正,現在不再熬夜,每天十點前準時睡覺,不喝酒不抽菸,每天還會堅持散步和鍛鍊。

十年後的這次見面,張主任見到神采奕奕的潘子也不由得感慨:潘子是越活越年輕了,這麼多年沒有復發,是幸運,也多虧了當初沒有輕易放棄,不輕易放棄,就會獲得新的希望。

...

04、什麼樣的癌症患者,生存期超過30年?

患上癌是一種怎麼樣的心情?一般人真的很難感同身受。而如何獲得更長的生存期,這是每一個癌症患者迫切找到問題的答案。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潘戰和認為,得了癌症的病人要活過30年以上,至少要符合以下幾種情況:

•年紀不能太大

年紀太大的患者,預期壽命其實也不很難超過30年,所以患癌時的年齡不能太高,最多不超過五六十歲是比較現實的前提。

•有治癒可能

對於早期癌症或少數的晚期癌症,比如淋巴癌。想要獲得30年或更長的生存期,還是有可能的,比如30歲患者確診早期癌症,通過有效治療後不再復發,臨床宣布治癒了,那麼他有機會活到60歲或更長。

...

•帶瘤長期生存

某些晚期癌症想要完全治癒,的確存在難度,此時帶瘤長期生存就是治療的目標,比如通過藥物以及生活方式的管理,讓癌症患者帶病卻能夠長期生存。

當然,癌症患者究竟能活多久,受到很多主觀以及客觀因素的制約與影響。

如果癌症能夠早發現早規範治療,養成良好習慣,保持好心態,按照要求進行隨診複查,獲得更長的生存期的可能更大。

...

05、癌症的過度治療也「可怕」,如何遠離它?

所謂癌症過度治療,就是超出癌症患者疾病治療需求的一種醫療行為,通常癌症過度治療的表現有:

①一味地追求新藥、進口藥或輕信偏方、保健品等

癌症患者疾病亂投醫,盲目的嘗試藥效不確定、藥理未證實的治療手段,或者一味的追求新藥、進口藥、保健品,對所謂的偏方也會「試一試」,殊不知這樣反而會延誤病情耽誤治療並帶來嚴重的傷害。

...

②手術治療過度

手術切除癌症腫瘤部位是一種癌症治療手段,但若盲目地擴大手術的範圍,很可能破壞腫瘤附近的血管神經,或引發併發症,最終並不能為患者提高生存率,甚至還會影響其後續生活質量。

③放化療過度

放化療是癌症患者最常用的治療手段,但也會存在過度治療的情況。比如化療時盲目增加藥物劑量,或延長化療的周期,無疑會加劇化療副作用帶給患者的痛苦,而放療則採用電離輻射照射腫瘤部位,若過度治療則容易損傷正常組織,且這種損傷還是不可逆的。

...

那麼癌症患者在治療中,如何避免過度治療的問題呢?

確診癌症後,患者本人及其家屬都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癌症的相關知識,掌握包括病因、治療護理方案以及預後等基本信息。

確診癌症後莫要聽信廣告謠言,而是應該通過多種渠道尋找醫生專家,多和主治醫生進行交流,尋求信任的醫生幫助,不要病急亂投醫。

對於醫生的建議,患者和家屬也要保持理性,一旦選擇了治療,應該充分配合醫生。如果處於晚期或者無法繼續治療,應該合理運用治療方案,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

參考資料:

[1]《腫瘤醫生總結:生存期超過30年的癌症患者,一般有這3個特點!》.健康時報.2022-08-08

[2]《過度治療比癌症本身更可怕!》.醫學界癌友會.2020-11-05

[3]《33歲男子患癌險喪命!10年後他找到醫生:這兩句話,我記到現在》.錢江晚報.2022-07-2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