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鐘鳴做客上海科普大講壇,並對公眾關心的新冠防疫問題進行解答。

問:最近陽性了,咳嗽痰非常多,甚至出現血絲,也有很多黃痰的症狀,需要用哪些藥物?

鐘鳴:感染後發熱、咳嗽其實都是很常見的,甚至咳嗽有些痰,如果這個痰是白色泡沫樣的,這種都是正常。因為你上呼吸道有炎症會充血,當你咳嗽的時候,這種劇烈的氣流會對黏膜有損傷,造成出血。充血的黏膜本身容易損傷,出現血痰、血絲,這都是正常的。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的話,其實不需要服用什麼特別的藥,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藥。當然,如果咳得特別厲害,影響你的生活,影響你的睡眠,可以適當的用一些鎮咳的藥來對症處理。這只是對症處理。

但是如果出現黃痰、黃膿痰的話,可能就不太一樣了。正常我們說的病毒感染,痰不會是黃濃的,它應該是白色的黏稠物。如果是黃膿痰,就意味著可能激發了細菌感染。因為當病毒感染的時候,它會讓你的黏膜有損傷,可能會影響到人原有的黏膜的免疫屏障功能,這就使得因為上呼吸道可能接觸到細菌,會使得細菌感染的概率增加。所以當出現黃膿痰了,證明確實發生了繼發細菌感染。

如果真的是有黃膿痰的時候,建議可以去用一點抗生素。如果青黴素不過敏的話,可以用一些阿莫西林;如果青黴素過敏的話,可以用一些頭孢。

鐘鳴現場圖。圖源:澎湃新聞

問:家裡有高血壓患者,還有患基礎病的老人,如果感染了,需要特別關注哪些問題?

鐘鳴:家裡有老人,尤其是高血壓的老人的話,首先要看患者的高血壓平時控制得是不是好,如果平時血壓控制穩定,其實就跟一般的老人是一樣的,按照我們監測一般老人的要求去監測,比如胸悶、氣促,這些是可能導致重症的傾向性指標。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用一下血氧儀。

感染病毒後發熱,身體會進行動員,包括心血管系統也會被動員,所以發熱後心跳會快,血壓也會高。這個時候,要去看這段時間血壓是不是控制得好,如果控制得不好,可能要進行藥物上的調整;如果控制得非常不好,那可能就需要去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把血壓控制好。因為這個時候,高血壓波動帶來的併發症的發生率可能會增加,比如說腦出血等等。

總而言之,如果在這段時間裡,除了上呼吸道的症狀加重以外,血壓也控制得很不好,波動很大,就需要去看專科醫生。

問:是否有必要服用「特效藥」?

鐘鳴: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有一些藥物被稱作「新冠特效藥」,主要是小分子的抗病毒藥物。它只是一個能夠抑制新冠病毒複製的一種藥物,吃了它之後,可能病毒的載量會更低一些,病毒更容易被我們身體清除。

但是,目前我們所有的醫學的實驗證據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人需要用這些藥物?是真正有變成重症傾向的這些人,要早期使用。也就是說,如果你的身體很好,你7~10天都會恢復的,完全不需要吃這個藥物。真正是那些會變成重症高風險的人,這些人在早期的時候是需要吃這個藥的。

問:陽了以後是否需要去醫院?什麼情況需要去醫院就診?

鐘鳴:現在奧密克戎毒力已經很弱了,大多數人都是輕症,也就是只有發熱和上呼吸道症狀。譬如咽痛,大家會說「咽刀片」,就算感覺很痛,依舊是上呼吸道症狀,不是重型的表現。對於低風險人群,不是高齡或有基礎病的人,居家就可以了。居家期間對症處理,體溫很高用點退燒藥就可以了,多數情況下不需要去醫院。

如果出現高危症狀,如呼吸困難、氣急、胸悶、意識模糊,或發現老人淡漠,沒有什麼反應,稀里糊塗,又或者持續高燒不退,這些是危險的標誌,這時候需要到醫院。

同時,通過監測血氧,血氧如果有明顯的下降,也是一種表現。另外,如果神志變得很淡漠,比如平時不沉默的人,變得沉默寡言了,這都是要警惕的。還有平時有基礎疾病的人,對自己的基礎疾病症狀應該是熟悉的,如果原有的基礎疾病加重了,控制不好,也要去醫院。

問:孕婦發熱是否需要吃藥,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

鐘鳴:孕婦的原則跟其他人的原則也是一樣的,只是孕婦的不同之處在於,不同的藥物對於孕產婦的毒性是不一樣的,所以選擇藥物時,要看這個藥物的對胎兒的毒性。藥物是有一個分級的,如果要吃解熱鎮痛藥,要麼在產科醫生的專業指導下用,或者用藥的時候要仔細看藥物對孕婦使用分級的級別。所有的藥物,對胎兒有沒有毒性,一般都會分得非常清楚。

問:最近一些人會出差,乘坐飛機該怎麼防護?

鐘鳴:建議佩戴N95口罩坐飛機,因為只有N95口罩是防氣溶膠的。通常在正常環境中是沒有氣溶膠的(除了一些密閉空間),但在飛機這樣一種狹小密閉的空間裡,如果有陽性的病人,產生氣溶膠的概率還是高的。在當前大流行的背景趨勢下,乘客中有陽性感染者的概率較高,如果需要在這個時候坐飛機,又不想被感染上,建議戴N95口罩,因為醫用外科口罩是防飛沫的,不防氣溶膠。

問:生病時經常鼓勵大家多喝熱水,具體要喝多少熱水呢?

鐘鳴:得了新冠為什麼要喝水?其實只是因為發熱的時候,為了維持體溫正常,我們要散熱。而在發熱的時候,我們散熱主要的方法是通過蒸發,體溫越高需要蒸發的水分越多。這時候,人的不顯性失水就會多,就需要去補充這部分丟失的水分,所以要去多喝水。

但要喝水也要適量。比如我們正常人一天的不顯性失水是800毫升,在一個合理範圍之內補充水分就夠了。有一個簡單的原則,如果你有脫水的話,一方面可能會有口渴,第二小便會少,尿量會變得少而黃。這些都可以監測,只要喝水喝到尿量跟平時差不多夠了,再多喝水其實是無益的。有人說多喝水排毒,病毒可能不是這樣被排掉的,病毒主要還是被我們的免疫系統清除掉的。所以,不需要去喝那麼多的水,喝適量的水比較重要。

問:血氧能夠較早地反應重症傾向嗎?

鐘鳴:血氧的監測能更客觀地反映出傾向性。現在買一個指尖血氧儀不貴,正常人呼吸空氣,應該在96-97以上,低於95,讀數準確的前提下,證明你肺部有問題,這時候血氧儀可以及時提醒你,可能需要到醫院就診。另外,有些老年人機能下降,反應不那麼靈敏,會出現沉默性的缺氧,這是另外一個概念。老年人反應不好的時候,有變重症的傾向,不像年輕人有旺盛的機能,反應會很好。這些血氧儀也能監測出來。

問:發熱時心跳很快要不要緊?

鐘鳴:正常人體溫上升1℃,心跳快12次。發熱時心跳快是正常的,不用緊張。只要你本身沒有冠心病等嚴重的心臟疾病,心跳快是正常現象——這說明身體正在和病毒進行搏鬥。身體好的一般人群居家監測是沒有問題的,去了醫院,除了增加感染風險,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治療。

問:哪些人容易轉換成重症?

鐘鳴:一是高齡老人,尤其是失能失智人群;二是有糖尿病、嚴重高血壓、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三是腫瘤晚期病人,尤其是需要規律放化療的人群。

問:感染後還會二次感染嗎?

鐘鳴:答案是有可能。遇到不同毒株,或者前一次感染抗體水平下降,都可能會感染,但這一過程有時間周期。據文獻報導,世界紀錄最短的人是20天,但這是世界紀錄,多數人在同一個毒株或者類似毒株下,三個月之內是安全的。我們之前做過一點簡單的抗體研究,一般3-6個月之內水平還是可以的,注射過疫苗之後,你再感染過一次,抗體維持時間和濃度會更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去注射疫苗,因為它從各個維度上都是有幫助的。

問:剛剛接種第四針加強針,現在要照顧家裡陽的成員,需要注意一些什麼問題?

鐘鳴:剛接種第四針疫苗,自己還是陰性的,這時候防護仍然需要做到位。因為剛接種完,抗體達到高濃度需要時間,這時候並不能完全地保護你。

問:新冠病毒喜冷不喜熱,會不會有可能在冰箱當中藏匿一些病毒?該如何消毒?

鐘鳴:病毒在寒冷環境中停留時間會比較長,尤其是潮濕又寒冷的環境,比如冰櫃。如果你放到冰箱裡的食物被病毒污染,它放到冰箱裡確實可能會長時間存活,不只是兩三天,有可能很長時間內都會有傳染性。如果購買食物,建議在放到冰箱之前,做一些簡單的消毒處理,比如用酒精噴霧把表面處理一下,這樣可能會更安全一點。

綜合:澎湃新聞 中國新聞網

來源: 武漢廣播電視台、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