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自古以來就是人間美味,且有「海內如推百果王,鮮食荔枝數第一」的美譽。最近正值荔枝上市的季節,不少街坊恨不得「日啖荔枝三百顆」,但吃太多的荔枝可能會得「荔枝病」,更甚者還可能因此喪命……

「荔枝病」是什麼?發生「荔枝病」機制是什麼?如何預防「荔枝病」的發生?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認識一下「荔枝病」。

甜甜的荔枝,吃了竟然會低血糖?

荔枝病主要臨床表現為低血糖症狀,出汗、面色蒼白、頭暈、乏力、肢冷、心悸、噁心、腹痛、腹瀉、嚴重可出現突然昏迷、抽搐、瞳孔縮小、脈搏細速、呼吸困難、心律失常、血壓降低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因此,安安提醒各位街坊,空腹儘量不要吃荔枝。

吃荔枝為啥會得「荔枝病」?

目前,導致荔枝病主要受兩個因素的影響:

①是荔枝中果糖的含量較多,人體進食較多荔枝後,大量的果糖轉化為葡萄糖,胰腺就會被迫「加班」釋放大量胰島素,引發低血糖反應。

②荔枝內含有一種叫甲基丙環基甘氨酸的物質,此種物質有降血糖的作用。

成人的整個內分泌系統相對穩定,而且神經系統也相對完善,吃些荔枝問題不大,但如果在空腹時吃得過量,也可能會發生「荔枝病」。

    老人和小孩,尤其是年紀越小的小孩,身體對血糖波動的耐受性沒那麼好,發生這些症狀的概率會相對高。因此老人和小孩,千萬別空腹吃大量荔枝。
    萬一出現了輕度荔枝病的症狀,也不是沒有辦法的,只要及時補充葡萄糖溶液,就可以緩解。

食用荔枝的注意事項

1.食用前應充分浸泡和清洗荔枝殼,確保表面乾淨衛生,以減少細菌和農藥的殘留。

2.選擇成熟的荔枝食用,因為食用未完全成熟的荔枝發生「荔枝病」可能性要高於成熟的荔枝。

3.選擇在飯後食用荔枝,不要空腹食用荔枝。

4.適量食用荔枝,切忌一次大量食用。小孩、孕婦人群建議少吃荔枝。

5.糖尿病患者慎食,荔枝含有較高的糖分,特別是果糖和葡萄糖。食用過多的荔枝可能導致過量的糖分攝入,增加血糖水平。

6.荔枝屬於溫熱性水果,身體容易上火、體質虛弱、脾胃虛寒或脾胃濕滯的人群,應注意限制荔枝的攝入或避免食用。

7.不上火秘訣:看別人吃,自己不吃。

儘管荔枝是美味水果,但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適度的荔枝攝入通常是安全的,但不要空腹食用荔枝。但如果你有特殊的健康問題或過敏史,最好諮詢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一旦發生「荔枝病」應積極送醫救治,如僅有頭暈、乏力等輕微症狀,可服用葡萄糖水補充葡萄糖;倘若出現抽搐、虛脫或休克等,需要在醫師診斷後靜脈應用高濃度的葡萄糖。

最近你有吃荔枝嗎?有什麼花式吃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參考文獻:

1.何懿.夏季警惕「荔枝病」[J].大眾健康,2018(8):59. 

2.荔枝季警惕「荔枝病」[J].安全與健康,2013(07):50-51.

3.荔枝好吃當心低血糖[J].中國果菜,2007(05):56.

4.易善永.吃荔枝應注意的問題[J].農技服務,2006(08):71.

5.沈爾安.人間仙果話荔枝[J].家庭中醫藥,2007,14(9):70-71.

6.賈照志,周暉.荔枝的藥用價值[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7(03):196-197.

7.許黎忠,林志海,程芳芳,等.荔枝中毒48例急診救治分析[J].福建醫藥雜誌,2015,37(0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