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阿嬤以前都會把電鍋剩下的白飯冰起來,隔天做成炒飯,粒粒分明很好吃。沒想到中國有一名男子也做一樣的事,吃完炒飯之後卻開始拉肚子、呼吸困難,緊急送醫時竟已休克,甚至器官衰竭,需要住加護病房搶救。

示意圖翻攝自icook
根據《央視網》報導,廣東省江門市一名50多歲男子把冷藏幾天的白飯做成炒飯吃,不久後開始腹痛腹瀉,送醫時竟已嚴重休克,心臟、肝腎功能開始衰竭,搶救後才脫離生命危險。男子罹患的是俗稱「炒飯症候群」的急性中毒症狀,由「蠟樣芽孢桿菌」所引起。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台灣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介紹,蠟樣芽孢桿菌又稱「仙人掌桿菌 (Bacillus cereus) 」,因為這種菌佈滿短鞭毛,形如仙人掌而得名。仙人掌桿菌其實很常見,如果食物煮好後放室溫下太久,可能促使仙人掌桿菌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而導致食品中毒,症狀可分為嘔吐型及腹瀉型2種。食藥署說明,嘔吐型潛伏期約0.5~6小時,大多和米飯類和澱粉類製品相關。

仙人掌桿菌,翻攝自CDC
腹瀉型潛伏期約6~17小時,主要是香腸、肉汁等肉類產品或與濃湯、醬汁、果醬、沙拉、布丁甜點及乳製品有關。症狀為水漾腹瀉及腹痛等腸胃炎。如想避免仙人掌桿菌,餐點煮好最好盡快吃,食物保存也要注意,「尤其在夏天,食品於20℃以上的環境中放置時間過長,使該菌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再加上食用前未經徹底加熱,因而導致中毒。」另外,仙人掌桿菌不耐熱,加熱至80℃經20分鐘即可殺菌。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自己煮可以很健康,不過也要注意處理食物的過程。蔬菜水果要吃之前都會先洗過,那肉類有需要洗嗎?臉書社團《家常菜》上,一位網友納悶生雞肉買回家到底該不該洗,「不洗又覺得不太乾淨」。網友們眾說紛紜,衛福部食藥署和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分別提供專業解答……【下滑延伸閱讀看更多】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