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VBS長期關注國際趨勢,從新聞報導跨足到出版領域,希望提供觀眾更深度、有脈絡的國際觀點。面對當前動盪的地緣政治與經濟局勢,TVBS攜手台灣東南亞學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國立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共同舉辦探討「地緣政治與東南亞供應鏈的變局:武裝化國家經濟與科技實力的挑戰與因應 --《晶三角》與《地下帝國》二書對台灣的啟示」的座談會,同時結合由TVBS出版的《晶三角:矽時代地緣政治下,美台中全球半導體安全》和《地下帝國:金融、網路、半導體——美國如何將世界經濟武器化》二書觀點,深入剖析大國的權力運作下,東南亞國家所面臨的挑戰與選擇。
這場座談會由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張春炎教授主持,邀請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終身特聘教授陳佩修博士、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教授、台灣東南亞學會理事長楊昊博士,以及科技力智庫執行長烏凌翔博士進行精彩對談。張春炎在開場時特別提到,《晶三角》與《地下帝國》二書內容,非常貼近現今國際局勢描述,更揭示國際大國如何透過「經濟武器化」來主導全球遊戲規則。

陳佩修表示,《晶三角》與《地下帝國》是當代極具啟發性的著作。他指出,晶片的武器化,以及地下基礎建設背後的隱性影響,已成為當前國際關係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而台灣在全球晶片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特別是在與東南亞國家的互動中,更具備發展互補合作與開創性夥伴關係的潛力。透過這兩本書所揭示的核心觀點,讀者能夠獲得深刻而有價值的啟示。
陳佩修表示,《晶三角》與《地下帝國》是當代極具啟發性的作品。他指出,書中談到晶片的武器化,以及地下基礎設施隱蔽帶來的潛在影響,這些都已成為國際關係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特別是台灣在全球晶片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未來在與東南亞國家的互動上,不僅有機會發展互補合作,更具備建立創新夥伴關係的潛力。

楊昊指出,《晶三角》與《地下帝國》這兩本書真實呈現了美國如何把經濟資源「武器化」,藉此形塑全球戰略布局。他也提到,中國過去也曾透過經濟互賴對台灣施加壓力,這樣的情境對台灣來說並不陌生,「因此我們從書中可以找到不少共鳴」。他進一步指出,《晶三角》將焦點放在美中台三方在晶片供應鏈上的競合關係,提醒台灣在這場全球角力中,應該思考如何重塑優勢、守住自身利益,是當前最需關注的課題。烏凌翔則從社會科學的角度補充說,《地下帝國》最重要的觀點,是揭示美國如何將金融、網路與半導體等三大關鍵資源,從單純的經濟與科技工具,轉變為具有戰略威懾效果的「新型武器」。他強調,這樣的轉變不只改變了國際競爭的規則,也深刻影響各國的國家安全與未來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