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賓州一名26歲的警察萊恩 (Ryan Kingerski) 去年8月接受近視雷射手術「LASIK」 (中譯: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 ,沒想到出現嚴重併發症,他難以承受,竟選擇輕生。

翻攝自FOX NEWS,下同
根據《FOX NEWS》報導,瑞恩隸屬於美國彭山警察局 (Penn Township Police Department) 的一員,為符合工作需求,去年8月決定接受診所「LasikPlus」的「LASIK」手術。

當時「LasikPlus」承諾,「LASIK」是一項「簡單、安全且恢復快速」的常規手術,瑞恩也同意了,開心地想擺脫戴眼鏡的生活,怎料手術結束,他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包括:頭痛、視力模糊、重影、飛蚊症與畏光等。
以上這些副作用,讓瑞恩無法擔任警察,只能忍痛請辭,他四處求醫,長達5個月都無法改善,也因為在網路分享自身經歷,以及在「LasikPlus」的評論區留下負評,遭對方終止病人關係。瑞恩感到十分絕望,在遺書中寫下「手術奪走了我的一切」後,隨即輕生。

瑞恩的家屬無法接受,直言兒子原本對生活充滿熱愛、希望,是個風趣、真誠的人,喜歡打高爾夫,且陪伴女友,與兄弟雅各布 (Jacob) 跟隨父親蒂姆 (Tim ) 成為一名警察, 他中學時期開始戴眼鏡,以為做了雷射手術,就可以不用靠眼鏡生活。
家屬透露,手術完成後,瑞恩在車上抱怨「有些不對勁,右眼模糊」,大家原本認為,過了幾天就會好轉,他卻感到十分疼痛,且視力也無法恢復,2025年1月26日,為此結束生命。事後,蒂姆痛批「短短12秒的手術,摧毀了他的人生」,妻子史蒂芬妮 (Stefani) 也哭著質問診所「為什麼醫師沒告訴我這些風險?」

「LasikPlus」透過聲明指出「LASIK手術有超過25年歷史,累積7千份以上的臨床研究,證實其安全性與有效性,對合格患者而言,是可靠的視力矯正方式」,強調「輕生通常無法歸因單一原因」,稱瑞恩在術前已簽風險同意書,但蒂姆反駁「這與心理健康無關,是手術改變了一切,手術前後的瑞恩根本是2個人」、「如果這是一個心理健康的問題,且是我兒子以前就遇到過的,我就不會談論這個問題,但他過世只有一個原因。」

前「FDA LASIK」的審查主管瓦克斯勒博士 (Dr. Morris Waxler) 解釋,手術風險被嚴重低估,且許多病患都未被充分告知風險,比如:夜盲、無法開車、乾眼症等副作用,「LASIK並不適合每一個人,醫師在術前,應該將所有的風險都告知給患者。」

據悉,美國每年約有近50萬人接受「LASIK」手術,臨床併發症比例低於1%,但家屬認為「即使只有一例也嫌多」,希望藉由瑞恩的遭遇提醒大眾,手術背後的風險不應被輕忽,「他只想說出真相,不願任何人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