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地球村時代,只要透過網路就能學習和體驗到各國的文化,尤其中國是台灣的鄰居,中間只隔了一道台灣海峽,習慣更是難免會互相影響,有時甚至搞不清楚來源是誰。近來網上就掀起「幼兒園」其實是中國用語的討論,有幼教師就現身打臉,曝光「幼兒園」名稱真正由來……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kindergarten classroom design

 

根據媒體《民視新聞》、《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一名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發文表示,他在咖啡廳正巧聽見隔壁桌聊天講到「幼稚園」,而不是「幼兒園」,讓他心裡一陣欣慰,因為「幼兒園」對他而言就是中國用語。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Unsplash

 

貼文曝光後,立刻引發脆友熱議,「幼托整合所以叫幼兒園,跟中國用語一點關係都沒有」、「我生4個,我還是說幼稚園」、「我也對幼兒園頭皮發麻到不行」、「台灣早就更名幼兒園了」、「無關政治…但你是認真的嗎?基本上現在台灣已經沒有幼稚園了,幼稚園跟托兒所整合為『幼兒園』呦」。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Story Massage Programme

 

留言區釣出不少幼教老師回應解釋,「事實上臺灣現在的正式名稱就是『幼兒園』喔。2歲以上、國小前是幼兒園,2歲以下是托嬰中心。幼稚園已經是舊稱」、「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才變成幼兒園,不是中國傳來的,是台灣自己的名詞」、「2012年幼托整合就是把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了,統稱幼兒園」。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Japan Living Guide
 
據了解,政府在2012年透過《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實施幼托整合,正式將「幼稚園」與「托兒所」整併為單一機構「幼兒園」,提供2歲至學齡前幼童一致的教育與保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