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社會後忙著工作,哪裡還會有時間運動呢?能睡飽就不錯了!不過現在有研究發現,每天只要抽出15分鐘進行這項運動,就能獲得顯著健康效益。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快走可讓早死風險降低近20%,效果幾乎等同於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根據《CNN》報導,《美國預防醫學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刊出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成果,研究團隊在20022009年間,針對85千名低收入與非裔族群蒐集其運動習慣、步行速度與健康狀況,並於16年後進行追蹤回訪,於2023年展開分析。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沒想到,結果顯示,每天快走至少15分鐘,早死風險下降近20%;每天總計慢走超過3小時風險僅下降約4%,研究作者之一的鄭煒 (Wei Zheng,音譯) 表示,雖然快走與慢走都對健康有益,但「走得快」的效果更為顯著,「快走比慢走好,但過去很少有研究探討『應該快走多久』」、「即使每天只有15分鐘快走,也能獲得確實的健康回報,不必完全依賴高強度運動,就能有效延年益壽」。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至於美國丹佛國家猶太健康中心心血管預防主任傅里曼 (Andrew Freeman) 則指出,「走路速度長期以來被視為健康指標之一,走得快代表體能較佳;反之,若身體狀況差,往往就無法快走。」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再來,研究同時指出,快走的好處不只延長壽命,還包括:
1.幫助控制體重與血糖
2.降低癌症與心臟疾病風險
3.減緩關節疼痛以及增強免疫力
4.降低心臟衰竭、心律不整與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5.改善睡眠以及減少發炎、保護大腦結構
6.降低失智與阿茲海默症風險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再來,英國國民保健署 (NHS) 更提供判斷標準,「若走路時能說話,但無法唱歌,就表示已達到快走強度。」最後,專家提醒,保持正確姿勢同樣重要,走路時應維持身體挺直、肩膀向後、手臂自然擺動,才能避免背痛並維持平衡。

 

繼續看下一則新聞

想讓自己長壽一點,定期去做健康檢查大概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例外的時候。

翻攝自臉書 (蘇一峰) ,下同

 

胸腔科名醫蘇一峰表示,一名50的歲男子,每年都照X光,去年的X光報告正常,覺得沒有問題,今年卻感到有點喘,回來醫院就診,誰知照X光後,發現肺癌滿天星,多達千百顆,在肺裡到處轉移,「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每年照X光,就不會得到肺癌末期……【更多內容請見下方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