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除了體驗當地風俗民情、品嘗特色美食,血拚也是不可或缺的行程。許多民眾出國都會大肆掃購美妝用品,畢竟原產地價格實惠許多,種類也較齊全。不過愛美一族可要注意了,有1類化妝品是禁止攜帶入台,無論手提或托運都不行!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臉書 (桃園機場)

 

根據媒體《TVBS》、《風傳媒》的報導,由於近來連續假期眾多,食藥署重申市面上常見的玻璃安瓶包裝保養品,此類容器不符合我國對化粧品容器的安全規定,不得作為化粧品容器使用,因此不得進口或攜帶入境。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桃園機場

 

若有自用需求,關務署提醒旅客應提前填寫「化粧品貨品進口同意申請書」及相關資料,向食藥署申請專案輸入,且僅供自用不得販售。攜帶玻璃安瓶入境時,旅客應備妥食藥署核發的許可文件,並走紅線通道主動向海關申報。

圖片來源 / 翻攝自關務署臺北關稽查組

 

只要經合法申請,海關在確認品項跟數量和許可文件相符後,旅客就能攜帶相關物品入境,但超過許可品項及數量部分會辦理退運。此外,若審查程序還未完成或尚未簽發,以致海關難以當場驗放,物品將暫時寄存於海關倉庫,旅客需在入境後一個月內持憑文件領回。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關務署

 

許多人出國旅遊選擇航空公司時,也會將「飛機餐」好吃與否列入考量,為了招攬客人,航空公司也時不時推出各式特色餐點。不過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提醒,民眾出國返台時,若是飛機餐沒吃完,有4大類食品絕對不可攜帶入境,以免受重罰。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Tortuga Blog

 

根據媒體《中時新聞網》、《TVBS》的報導,近期連續假期多,不少民眾安排出國旅遊行程,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因此在臉書發文表示,返國飛機和郵輪上的餐點,和免稅商品一樣都屬於「境外產品」,有4類食物務必在入境台灣前就得吃光,或在通關前投入農產品棄置箱,不得帶回家。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CNBC

 

不得入境的飛機餐種類分別為:「含有豬/雞/牛肉等禽畜肉類的餐食夾有肉類/火腿/生菜的三明治麵包生菜沙拉香蕉、蘋果等附餐水果」。若不確定是否能攜帶入境之食品,也可至防檢局檢疫櫃檯尋求協助。

圖片來源 / 翻攝自臉書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基隆分署)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提醒,若自禽流感疫區帶回禽肉產品,第一次就罰3萬元;自非洲豬瘟疫區帶回豬肉產品,第一次被查獲可處新台幣20萬元,第二次 (含以上) 被查獲者處新台幣100萬元,民眾切勿以身試法。

圖片來源 / 翻攝自臉書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