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台灣每年有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高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其中「吸菸」是影響最大的危險因子,然而還有其他因素同樣也會增加得到肺癌的機率。一項最新研究就指出,若是常吃1類食品,恐怕會使得罹患肺癌機會提升4成!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eMedicineHealth
根據媒體《CNN》的報導,「超加工食品」通常含有過多的糖、鹽與脂肪,並添加香料、色素、穩定劑等不佳成分,除了可能引發心臟病、糖尿病和肥胖症,一項研究也顯示可能會增加罹患肺癌的機會。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指出,汽水、洋芋片、包裝湯品、雞塊、冰淇淋等,就是常見的「超加工食品」,權威期刊《The journal Thorax》就曾分析超過10萬名美國人的飲食習慣數據,並將這些資訊與肺癌診斷的醫療記錄進行比較,發現頻繁食用超加工食品的人,罹患肺癌的機率比極少食用超加工食品的人高出41%。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Diabetes UK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22年全球新增肺癌病例達240萬例,除了廣為人知的菸草,丙烯醛 (Acrolein) 也被認為具潛在致癌性,與肺癌有直接關聯,而高溫烹飪油脂症會產生丙烯醛。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Frymax
非營利組織True Health Initiative創辦人戴維博士 (Dr. David Katz) 就指出,目前雖然沒有研究證明「超加工食品」會導致肺癌,但已有大量證據證明飲食與人體健康高度相關,超加工食品中的高油鹽糖會讓身體發炎、削弱免疫功能,炎症過度和免疫力受損正是癌症發展的主要途徑。
嗜甜的螞蟻人可能邊吃邊產生罪惡感,怕甜點傷害身體健康,卻控制不了嘴巴。「但如果有一種甜品,它能滿足你的渴望,卻不必讓你付出『變胖』的代價呢?」減重醫師蕭捷健推薦,其實有一款常見的台式甜湯不只能解饞,還能抗氧化、抗老化,甚至幫助減脂。

示意圖翻攝自freepik,下同
蕭捷健醫師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紅豆富含植物性鐵、蛋白質與花青素,雖然是澱粉,但是「升糖指數只有35 ,是地瓜的一半,麵包的3分之一,能補氣養血」,屬於「慢速釋放」的優質澱粉,可以穩定血糖、延長飽足感。

蕭醫師說明,很常被忽略的紅豆皮,其實富含強效的抗氧化劑「花青素」,被證實能「抗發炎、對抗自由基」,好處不輸薑黃。而且還能透過吃紅豆補鐵,蕭醫師表示:「吃紅肉補血,研究發現血紅素鐵 (動物性鐵) 攝取過多,容易產生氧化反應 (Fenton反應) ,造成自由基生成,加速細胞老化與動脈硬化。反之,植物性鐵不易被過度吸收,體內能更有效地維持平衡,不太會造成『鐵過量氧化壓力』。」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煮紅豆湯很麻煩?蕭醫師建議可以用電子鍋煮,不用先浸泡也無需顧火,就能煮出鬆軟的香氣。蕭醫師分享食譜:「把紅豆洗乾淨,水蓋過紅豆 (想喝湯就多點水) ,直接按下『糙米模式』。煮出來就是最鬆軟的天然香氣。加一點羅漢果糖、甜菊糖,完美!」放涼冰冰箱,可以取代高熱量的餅乾蛋糕。

翻攝自臉書 (減重醫師 蕭捷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