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事件,發現一駕駛員有飲酒駕車嫌疑,但駕駛員聲稱開車前只吃了幾顆荔枝。於是,警察買來荔枝實驗,連吃幾顆荔枝後吹氣檢測,酒精測試儀還真出現了警報。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這也可能是由於荔枝中的糖在作祟,荔枝里糖的含量很高,最高可達17%左右。為了保鮮,在荔枝運輸和貯藏過程中會加入冰塊,進行密封保存,在封閉環境下,荔枝容易發生無氧呼吸,也就是平時大家說的發酵;由於缺氧,這些糖分會不完全分解,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會造成吃完荔枝被查出酒駕的事件發生,而且,吃得越多,酒精測試儀測定的酒精濃度可能也越高。


那麼,在挑選荔枝時,應掌握哪些技巧呢?


其一,挑選荔枝時,盡量選擇那些外表看上去水潤圓滑的。如果果皮發乾,那麼這種荔枝可能經過了長時間的儲存;仔細觀察荔枝的龜裂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鱗片,龜裂片如果細小而緊密,那麼這種荔枝還沒有成熟,如果龜裂片相對較大並且規則,荔枝的成熟度和口感也會相對較好。


其二,可以觀察下果柄和果皮交界的地方,因為荔枝這個部位最薄弱,害蟲最容易趁虛而入,如果荔枝的這個部分出現了害蟲或者蟲孔,說明荔枝可能被蟲害光顧了。


我們平時總說營養要均衡,其實“均衡”就是指每種食物都適量吃、不多吃。我國最新膳食寶塔推薦成人每天吃水果200-350克,荔枝雖好,不可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