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作為老師,他從教20多年,擔任過備課組長、班主任、年級主任,至今仍戰斗在教學一線;作為家長,他的兒子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  湖北襄陽四中教師李自斌對教育一直有自己的心得。在本文中,他提了三個問題和四條建議,值得每一個家長看看。

各位家長朋友:

我是一位老師,更是一名去年剛畢業的高三學生家長。有朋友說我人生很成功,職稱是特級教師,榮譽是全國勞模,職務是名校教務主任,家庭關繫上夫妻恩愛,教育培養上孩子出息。

我只能說我很幸福。

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如果探討起來,我認為家長培養孩子主要是兩個字:堅持。堅持在平常中,堅持在每個環節,時時刻刻在堅持。家庭教育的大道理大家都懂,網上、微信上到處轉,關鍵是哪位家長能堅持。

我做過14年高中班主任、2屆年級主任,帶完13屆畢業生,當了19年的爸爸,那麼我以自己的切身感受,站在家長與教育工作者的雙重身份來與大家交流。

我提三個問題和四條建議。家長這個職務是伴隨著孩子出生自動擁有的,不需要別人任命。那麼我請問大家第一個問題:

三個問題

你的家長職務現在走到哪個層次哪個級別?

人民日報《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提出的家長層次論有五層。

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

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

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

第四層次: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層次:父母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

……

每個家長都很捨得給孩子花錢,但除了花錢,你還會為孩子花時間嗎?你會花時間嗎?你還更高層面地思考教育、思考孩子的人生規劃、思考與孩子同步學習伴隨孩子成長嗎?能夠始終與孩子成長對話嗎?你的思想與孩子成長的步伐合拍嗎?我想大部分的家長可能花在物質上多一些,精神層面的要少一些。

我們做家長的是否滿懷熱情和夢想,是否科學做家長、理性做家長,結果俠義衷腸,以父愛母愛的名義在有意無意中傷害我們的孩子,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呢?

我問的第二個問題,你無意中使用了現代教育誤區的哪幾把刀?

現在我列舉現代家庭教育的十把刀:

第1把刀:太多的關愛 , 使得孩子不知珍惜;

第2把刀:太多的嘮叨,使得孩子逆反對抗;

第3把刀:太多的干預,使得孩子缺乏自主;

第4把刀:太多的期望,使得孩子難以承受;

第5把刀:太多的責備,使得孩子失去動力;

第6把刀:太多的遷就,使得孩子不知約束;

第7把刀:太多的在意,使得孩子要挾家長;

第8把刀:太多的享受,使得孩子不知節儉;

第9把刀:太多的滿足,使得孩子缺乏快樂;

第10把刀:太多的溺愛,使得孩子不能成長。

你以為父母無償地付出就會有理想的回報?雖然我們付出不圖回報。我們要愛孩子,更要讓孩子感知我們的愛,不要讓愛泛濫,也不要什麼都以愛的名義。原因何在?

孩子在成長,中學生階段心理特點對家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家長不能與孩子一起成長,水平有限、權威下降;

相處時間很少,機會減少,缺乏深度的交流;

新時代教育孩子的民主獨立法治維權意識增強。

說,你現在說不過你的孩子,發脾氣也沒有用;管,過去管得嚴的未必現在管得住,過去沒有管的現在也不容易管住。但是不管過去管不管,現在都要介入。因為你是孩子的家長,終身不能辭職不能退休的職務。

……

我問的第三個問題是這次開家長會你提前備課了嗎?

在坐的各位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將手頭的事情放在旁邊,親自來參加會,比沒有來的要強,但是我們不能批評沒有來的家長,也許他們有許多緣由,但是我們表揚來的家長總行吧。我要特別對我們當爸爸的參加家長會點個贊,對夫妻都參加的點個贊。

這裡沒有官大官小,這裡沒有級別,都有一個平等共同的稱呼:學生家長。但就是有家長覺得不習慣,所以就不來,為自己的孩子都不願意放下架子花費時間,至少說明不是稱職的家長。

為啥?家長會就是教育者的大聚會,家長是我們老師對孩子教育的合伙人,合伙人不來如何合夥教育你的孩子,對你自己的孩子你就不想上心?指望別人上心?老師可以上心,但是效果就差遠了。

家長要提前備好課,至少完成四個環節:

1.安排好本職工作,按時參加。如確因工作忙脫不開身,則應向班主任老師說明情況,請假,日後約請老師單獨交流,不要錯過時機。;

2.赴會前有機會應認真地與孩子談一次話,帶著問題與主管教師作個別交談,主動向老師反映孩子的情況,徵求老師的意見和建議,把問題、憂慮全部提出來,和老師共同研討;

3.要認真聽取學校領導或老師關於學校情況的匯報,重點領會學校工作的進展和教育形勢的發展動勢,從而明確學校和老師對孩子提出的要求;

4.回來後與孩子認真談心,交換意見,與孩子共同研究改進措施,制訂下一步努力目標。

帶著問題去,有備而來。什麼時間開始?地點在哪裡?帶上記事本,千萬別遲到,不要滿嘴酒氣,不要打瞌睡,給孩子展示一個好形象。

家長會交流時老師要面對很多學生家長,學生家長要主動一些,不要東扯西拉,要直奔主題,談核心問題,多共同想辦法,少埋怨牢騷,有的家長一見教師就是“我的孩子初中怪好,怎麼一上高中就是這樣?”只會彼此誤會,還不如不談。原因何在:孩子在發展變化,學段與初中不同!

有的孩子怕的就是家長與老師“接上了頭”,孩子就沒有了自由的空間。所以有孩子給班主任留的家長電話是假的,不願意將老師的電話告訴家長,不願意家長到學校找老師。每次新生報到時,讓新生填家長聯系電話時,也有家長就說隨便填隨便填,生怕老師麻煩了家長,剛好滿足了學生讓老師、家長兩張皮的要求。只要管理有真空,孩子的發展就會有危險。

家長朋友,家長會一定到場,既是對孩子重視,也是避免出現管理真空。學校家長都發力,成長才有力;消除管理真空,希望才不落空。要想齊抓共管,必須聯絡暢通。

由於中學階段與小學不一樣,班大,人數多,教師教學負擔重,沒有周六周日,精力有限,因此,家長要主動與學校取得聯系,及時向老師反映和了解孩子表現情況,以便學校家庭共同配合,把孩子教育好。

四條建議

那麼我們做家長的要注意哪些呢?

1. 相信和配合學校老師很重要。

教師、家長、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就好比一個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邊兩角是家長和老師,我們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和家長的長度可以決定學生的人生的高度。學生是頂點,無論活動的方式還是內容都要圍繞學生,以學生為中心,這是我們辦學追求點。

既然學校確定一個規定,自然有多方面的考慮,做家長的請配合。比如手機管理,當前情況下,在校期間高中生使用手機還是弊大於利,有的學校不禁止手機,既然我校禁止就要執行。許多家長與學生合夥欺騙學校,自以為很聰明,只有害自己,我家孩子只在假期使用手機,上學主動交手機,自然也就沒有手機依賴症;校服要求統一穿,便於管理和約束學生的行為,避免攀比,分散精力。

規則不是針對哪個人定的。我們許多家長,當著孩子的面,非議老師,非議學校的規定要求,不就是給你帶來不方便嗎?圖的是嘴快活,發的是牢騷,你不維護學校規則,與學校保持一致,只會讓孩子增加抵觸情緒、投機心理,最終只能害了孩子。

……

我兒子高三的班主任第一次當班主任,當時還二十多歲,我一直對兒子班主任很客氣也很尊重,因為我相信他。我們有的家長朋友不尊重年輕班主任,說話交流口氣大耍派頭,我們都是從年輕過來的,優秀與年齡不成正比,不要將官場、商場、社會的游戲規則帶到校園,記住:到學校大家就是家長,與級別無關,與年齡無關,與你交流的是你孩子的老師。尊重孩子的老師就是在尊重我們自己。

凡是家長與學校扯皮的憑我接觸的案例來講,基本上孩子即使換地方也沒有很出色,因為家長已經用行動告訴孩子:父母可以不在乎學校與老師。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養,那麼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學校裡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裡折射反映出來,而學校復雜的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家長可以參與教育但不能幹預。我反對家長隨意指手畫腳;我反對家長抱團群體談事,群體輿論起鬨;我們和家長是教育的合伙人關系,合夥時間就是孩子在校期間。讓懂教育的來從事教育。誰都不應該成為弱勢群體,但是誰也不能凌駕為強勢群體。

這一點即使有問題可以家長與學校交流,在孩子面前一定維護學校的規定、老師的權威。我與我的愛人從有孩子就定了規定:

1.夫妻雙方管孩子,只要一個在管,另外一個就不能插,其他人也不準插,不管對錯;目的是維護權威;

2.夫妻雙方不能在孩子面前出現激烈爭吵,有問題私下解決;目的是孩子有安全感;

3.夫妻雙方不能在孩子面前非議對方的老人,有想法私下交流;目的是孩子尊老孝順。既然我們是教育的合伙人,我們就要同向同心,信任配合。

2. 對孩子的教育要講究策略。

你知道孩子在成長變化嗎?你知道孩子現在在想什麼嗎?你會與孩子交流嗎?許多家長別看在社會、在單位能言善辯,由於不知道親子溝通技巧,說不到一起去,做不到一起去。

多年來我與兒子既有嚴父的一面,也有摯友的一面,記得2017年元旦我兒子上大學後回來的當晚,我們父子倆平躺在床上,兩個爺們床頭胡侃神聊一兩個小時,我談了四個問題:如何把握大學的學業與創業,成績與活動,戀愛與成家,出國與考研。

希望這種幸福你也有!有時候父子如兄弟,母女如姊妹,孩子大了,傳統的招數失效了:打,不一定打得贏;說,不一定說得服;嚇,大灰狼也不怕。他有手,他有腿,他有腦,他敢沖動,他不計後果,什麼都敢做!血氣方剛的他什麼都不怕,但家長、老師怕。孩子在成長,你要知道該管與不該管區別,理解與尊重的重要,平時怎麼與中學的孩子交流呢。

首先是抓住“把柄談

俗話說“牽牛要牽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如果家長談話抓不到點子,整天泛泛地要求他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如果家長平時多觀察,積極與老師溝通,多到學校走一走,了解一些真實的具體情況,那麼一旦談話,“某月某日某時某地某事”內容確鑿具體,學生一下子被點中穴位,知道你在真正關住他,也不會狡辯托詞了,再繼續談下去效果會截然不同。

其次是集中時間談。

學生平時忙於學習,外面任務重,人累,回家家長再囉嗦,心累,沒有喘息的空間,他怎麼可能會與你心平氣和的坐在一起呢。因此,平時應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注意場合,一周或一段時間,找一個不受干擾的固定時間和地點將問題集中起來,家長提前備課,很莊重的與孩子坐在一起,要麼不說,要說則集中起來一次說到位,有力度有深度。

最後是針對問題談。

成長中的孩子不可能沒有不足,而且不足表現在多方面。與孩子談話不要奢望面面俱到,全面開花,集中性的針對一兩個問題突破就足夠。其他問題時機不成熟則不談。談的多,面拉得寬反而效果不好。要就事論事,孩子最忌提陳年老帳,與其他孩子攀比,胡亂聯系,主觀臆斷。

總之,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以理談事說服他,既指出問題又給足面子。既找到不足又善於肯定。相信孩子,給孩子以成長發展機會,孩子才會慢慢理解家長的苦衷,才會慢慢敞開心扉。

3. 需要懂的三種基本教育理論。

我覺得家長朋友常犯困的,主要是沒有體會透兩大理論。

(1)壓力與績效理論。

壓力與工作績效成一個倒U型的關系。壓力太小不利於激發人的動力,壓力過大又使人被壓抑,導致不能得到高的績效,所以要有適當的壓力才能有一個好的工作績效。我覺得許多學生有時對自己定位不準,自我評價不到位,無端加壓往往是增加學習焦慮的重要原因。要給學生適度的標高和正確的評價。

(2)教育的先天論和後天論的作用。

對人的素質的影響有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人的主觀能動,等等。先天論強調遺傳,強調先天的遺傳因素在人認知發展中的作用,後天論強調環境、教育、後天主觀努力對人認知發展的重要作用。孩子走多遠,家長先審視自己,當年的讀書狀況,現在對生活的努力狀況,爹媽都不一樣,何況孩子。

不再把超越的希望一股腦兒壓在孩子身上。所以學會加壓、適當減壓、不能沒壓、科學用壓。不要把三代的壓力交給孩子。

對孩子的期待相對穩定。我們做教育者都知道,給孩子的期待一定要恰當,在正常期望值范圍內,低於或太高於都不行。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研究過教育的先天論和後天論,不管怎樣,雖然後天起作用,但是“遺傳基因”也起作用。所以現在,為了孩子的成長,家長們也要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熱愛工作、喜歡學習新知識,等等。以身作則,教育才有說服力。

4. 孩子是看著家長的背影長大的,看給孩子一個穩定的成長環境。

家長重視家庭教育就是對學生的健康發展終生負責,他來自家庭,他成長於家庭,將來他也營造更高水平的家庭,也就提高了家族的品味。我的經歷告訴我:夫妻關系很重要,母親需要培訓,父親也很重要,家庭和諧最重要父母的關系一定穩定。父母是孩子的大樹,是孩子的靠山,沒有父母就沒有家,更談不上良好的成長環境。

父母的愛情指數只有父母自己知道,但是孩子來到世間就要對孩子負責,父母的關系恩愛最好,至少要相對穩定,給孩子一個溫暖、穩定的家。

……

我的家庭公約是:只要孩子不畢業,家裡是不設牌桌的。我常常與孩子比賽曬業績,比如2016年高考後我與兒子約定,當兒子拿回大學通知書時,我一定將自己多年的教育研究整理成專著。父母生活正能量,不愁孩子不正能量。

人到中年,事業要,家庭也得要。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不管我們在外面如何轟轟烈烈,最終我們還要回歸家庭。培養好自己的孩子,關注他的成長,同樣可以作為一項事業。

最後作為一位過來人,我談幾句家庭教育的感悟。

1. 你可以不優秀,但是你可以表現很積極;

2. 你可以生活委屈,但是你表現很熱愛生活;

3. 你可以很平凡,但是你不能表現太平庸;

4. 你常常牢騷滿腹怨天尤人,你指望孩子積極樂觀發奮自強;

5. 你成天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你指望孩子努力做事學有成就;

6. 你不愛學習瞧不起老師,你指望孩子渴望知識尊重老師;

7. 孩子是看著家長的背影長大的;

8. 每一位成功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優秀的因子;

9. 每一位失敗的孩子都在父母身上找到潛在的根源;

10. 管教孩子必須父母思想統一立場一致;

11. 關愛孩子必須理性科學讓他感知;

 

12. 教育孩子是一項永不退休的事業;

家長朋友,期望孩子成才,不是說在嘴上,想在心上,更在長期行動上。

孩子學業成長的過程,有風有雨還有陽光,我們要坦然面對,沒有不變的社會,只有我們對孩子不變的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