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檢查家中是否有暗藏的健康隱患!美國退伍軍人健康中心「Valor Wellness」醫師謝恩 (Dr. Shayne Keddy) 示警,家中有4種常見物品最好盡快移除,因為這些用品很可能會干擾荷爾蒙、影響睡眠,甚至增加慢性病與癌症風險。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Wayfair
根據媒體《New York Post》的報導,謝恩醫師在TikTok拍攝影片指出,「微波爆米花袋」內層常含有「全氟烷基及多氟烷基物質 (PFAS)」,不會自然分解,能在環境中殘留數百年,因此又稱永久化學物。這類物質與高膽固醇、免疫力下降、荷爾蒙失衡、癌症、不孕及兒童發育遲緩等問題有關,而PFAS在高溫下會滲入食物,進而被人體吸收,研究發現,每天吃微波爆米花1年的人,體內PFAS濃度比一般人高出63%。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IPEN.org
「空氣芳香劑」常含多種人工香料與合成化學物質,有些成分在部分國家已被禁止使用,例如鈴蘭醛 (Lilial) 就因具生殖毒性被歐盟禁用,然而美國卻仍普遍添加在相關產品。另一種新鈴蘭醛 (HICC) 合成香料也因易引發皮膚過敏被歐洲禁用,研究指出即使是微量接觸,也可能引起偏頭痛、氣喘、皮膚刺激與神經系統問題。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Herbal Strategi
同樣是香香的「香氛蠟燭」謝恩醫師也建議不要使用,「多數人以為香氛蠟燭無害,但其實燃燒時會釋放苯與甲醛等有害化學物質」,而苯已被證實與白血病及血癌相關;甲醛則會刺激皮膚、眼睛和呼吸道,也被列為潛在致癌物。甚至有研究顯示,未點燃的蠟燭也可能釋出毒物。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Unsplash
再來則是「夜燈」,謝恩醫師解釋,燈泡雖然不是化學物質,冷色調LED燈卻會讓大腦誤以為仍是白天,並抑制褪黑激素分泌,使得人體生理時鐘錯亂。有研究就指出,受試者在6.5小時的藍光照射下,褪黑激素被抑制的時間是綠光的2倍,生理時鐘也被延後2倍,長期下來不僅影響睡眠品質,還可能增加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與癌症風險。若真的要使用夜燈,建議改用暖色調燈泡或低亮度照明。
許多人出遊入住飯店,都希望能有個乾淨舒適的住宿體驗。然而很多我們沒注意到的地方,其實都暗藏細菌,且數量多到嚇死人。美國休士頓大學研究顯示,飯店房間的細菌數量可能比醫院標準高出10倍,甚至包含糞便相關菌株,根本是「細菌溫床」……【更多內容請到下方延伸閱讀】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